一厕不扫,何以扫天下?-中国讯息网

一厕不扫,何以扫天下?

作者:黄齐超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0-01-11 13:55:09

  中小学厕所应达到哪些标准?如何定期进行清洁保证卫生?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校园里的厕所每天至少打扫三次;每节课的课间10分钟后,应根据学生使用情况对厕所进行一次临时保洁。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厕所卫生保洁劳动”也被写入此次《规范》中。(1月10日 新京报网) 

  北京市教委发布的中小学厕所管理规定,意在督促学校加强厕所的清洁卫生,要求学校每天至少打扫三次厕所,对此,网友们无不拍手称快。可是,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打扫厕所,这一点恐怕不少家长都不乐意,甚至是反感和拒绝。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一直把“热爱劳动”看成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参与学校的劳动,家长也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劳动”渐渐失去了光环,家长对孩子参与学校的劳动态度,也有原来的支持变成后来的暧昧。而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参与学校劳动提出质疑——我的孩子到学校是学习的,学校的清洁卫生不应当由保洁员来完成吗? 

  校园的清洁卫生由谁来做?这一点其实不该有疑惑。教室内、走廊、操场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公共区域,应该由学生来完成。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也能锻炼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当然,学校也会为他们分配与学生班级、年龄相匹配的清洁卫生。可是,现在的一些家长宠爱孩子,家务活也不想让孩子做,更不乐意孩子参加学校的劳动,以至于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家长出钱请保洁工完成孩子的劳动任务。 

  部分家长对孩子参加学校的清洁卫生都如此抵触,那么,现在学校要组织学生打扫厕所,家长的态度可想而知。家长们不想让孩子参与学校劳动、打扫厕所,其实并不全是因为怕耽误学习,怕孩子吃苦受累,骨子里还有一种看不做清洁卫生的人。我们都想让孩子成龙成凤,不想让孩子从事低等的清洁卫生,然而,诚如陈蕃之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可以借来问问反对的父母——一厕不扫,何以立身? 

  父母不配合、不支持,学校督促学生打扫厕所的措施就难以落实。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性,能让孩子受益终身,打扫厕所,也是如此。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打扫厕所,既培养他们的劳动品格,也能让他们懂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哪个职业,无论是哪个岗位,都需要勤奋劳作。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尊重清洁工人。 

  当然,学校也应明白,中小学生参与打扫厕所,仅仅是一场劳动教育,不是硬性任务,也无法真正胜任厕所的清理,学生参与打扫厕所,也仅是辅助性打扫。再者,学校在组织学生打扫厕所时,应当为他们准备好更换的衣服、鞋子,准备好得心应手的工具,不能让他们打扫后厕所卫生,臭烘烘地进班级。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一厕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