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纵两横”左右马国政局上下-中国讯息网

“两纵两横”左右马国政局上下

作者:胡逸山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5-04 20:58:51

关心马来西亚形势发展的友人问我,在观察、分析马国当下政局时,是否归纳出一套范式(paradigm)来解读?我不敢说有一套极为规范或学术性的范式,以免贻笑大方,但近月来我越发觉得,马国的政局演变或可以“两纵两横”的思维框架来诠释。

所谓“两纵”与“两横”,当然不是指实体空间里的上下左右之分,而是泛指在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和地理上的逐渐极化与对立。

先谈“两纵”。其中一“纵”是近月来甚嚣尘上的马国首相马哈迪与希望联盟另一实权领袖安华之间有关相位传承的“暗斗”(未必是明争)。事关在去年马国历史性大选之前,马哈迪与安华皆在野(安华甚至在狱中),前者凭着之前执政多年改变马国整体社会经济面貌的声望,而较能被马国为数众多的保守派及乡区选民所接受;后者则大体上更为马国较具自由进步精神的城市选民所拥护。

因此,虽然两人在过去曾有多年的政治恩怨,但为了达到推翻国阵纳吉政权的目标,选择暂时抛开歧见携手合作,由马哈迪领导希盟上阵大选。据说马、安之间当时有政治协议,即若希盟上台执政,马哈迪担任首相两年,之后把相位让予安华。

目前希盟上台执政已近一年,安华获得特赦出狱多时,到全国及多个关键外国巡回演讲,以期重建国内和国际上的政治声望,甚至成功制造一场国会议席补选高票胜出,以便具备较强的法理依据来接位。

不过,马哈迪方面却气定神闲,丝毫未有即将退位的迹象,甚至不时强调要“终身工作”“余生之年必捍卫马国尊严”等。每当被问起传位一事,马哈迪不置可否,或顾左右而言他;安华方面则步步进逼,不断制造“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接位”的政治态势。

马、安之间“几时上下”“谁上谁下”,甚至“上下与否”之谜,是马国政局的一个“纵向”的“互动”,也是最大的政治不稳定因素。

还有一“纵”是马国一些州属的世袭统治者与马哈迪的明显不咬弦。马国原则上奉行君主立宪体制,即政治权力掌握在民选首相与国会手中,国家元首及各州统治者只是国民团结的超然象征而不干政。不过,由于许多民众封建思想仍然浓厚,对于统治者仍抱有至高无上的崇敬,再加上不时选择性执行从殖民地时代延续至今的亵渎君主法令,来对付一些言语上亵渎君主的行为,因此统治者仍然拥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马哈迪在上一个首相任期,与个别王室的关系不时趋于紧张,也主导修宪缩减王室特权,包括废除他们过去所享有的刑事豁免权等。在去年大选成绩揭晓后,马哈迪因未能及时受邀封相组阁,曾撂下“国家元首无须钟意我,只须签名”的重话。近日,柔佛州务大臣换人,也经王室和马哈迪一番周旋才得以成事。个别州属王室比较强势的成员公开向马哈迪呛声“要换的是首相”,马哈迪不甘示弱回应“民选的首相只有人民可替换,王室成员则有变动的先例”,引起哗然。

另外,马国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退休已经一个月,但希盟政府提呈的新任人选却据闻被卡住而迟迟未能正式宣布。马哈迪说他对此感到极为困扰,质疑为何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人选不只需要国家元首的公式化御准,还要通过统治者会议的斟酌。

这一系列呼之欲出,又不好明说的马哈迪与王室之间的僵局,是另一“纵向”的“上下”拉锯。

再说“两横”。其中一“横”的一端是在希盟里占据一定程度主导地位的自由派,另一端是种族主义至上的巫统和推崇宗教极端化的伊斯兰党紧密合作所组成的保守派。在朝在野两派政党联盟从意识形态分歧演变至政治角力。

巫、伊两党在去年大选取得约75%的马来选票,在近月的三场国、州议席补选通力合作,皆以亮眼的成绩胜出,气势一时无两。而自由派所推动的马国加入《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与处理战争罪行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则因为希盟为保住仅有的保守派票源的政治现实,皆未能成事。这种偏左自由派尝试推进马国更进一步自由化,而偏右保守派强力阻拦的“横向”推撞,势必持续下去。

而另一“横”则是东马和西马针对沙巴与砂拉越在联邦内的特殊权益是否得以重建的争议。上个月希盟政府尝试修改宪法以凸显东马地位,砂拉越大多数国会议员认为该修宪案不够全面而不予支持。随着砂拉越州选举即将到来,这跨越南中国海的“横向”权益之争,应该会越演越烈。

这“两纵两横”的政治僵局也相互影响。例如安华为力撼马哈迪以早日接位,被普遍认为特意拉近与王室的关系。而马哈迪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也大力拉拢巫统议员过档他所领导的土著团结党,甚至不顾大选前的另一政治协议,执意要土团党“东渡”到沙巴,让其沙巴友党心里不是滋味。在可见未来,“两纵两横”会左右马国政局的上下。



责任编辑: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两纵两横”左右马国政局上下”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