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说,核电发展越来越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正在建设的核反应堆中有40座位于中国、印度等国。相比下,发达经济体的核能发展乏力,这对未来全球能源安全和实现气候目标构成威胁。
新华社报道,国际能源署周二(28日)发布《清洁能源系统中的核能》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全球运行中的核反应堆总计452座,分布在30多个国家,另有54座正在建设中。
核能是目前全球第二大低碳电力来源,仅次于水电。近年来,核电占全球电力供应量的比重处于下降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18%左右的峰值下降到2018年的10%。尽管近年来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大幅增长,但2018年低碳能源在总电力供应中的份额为36%,与20年前持平。换言之,过去20年核电贡献下降8个百分点,完全抵消了其他可再生能源份额的增长。
相比之下,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核反应堆运行年数不到20年。通常,核电站的设计使用年限为40年,不过,经工程评估后许多核电站可以安全运行更长时间。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建议各方,在核能发展领域确保现有核电站安全运行,支持和投资建设新的核电站,鼓励发展新的核技术,例如通过建设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来降低发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