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了一趟重庆,这是10年之后再一次的深入走读。
上一次走读重庆是2009年,那时的重庆,处处是响彻云霄的红歌声响,10年间的重庆,吸引外界眼球的是政治人事的跌宕起伏,昨是今非,但其实10年间的重庆,各方面的变化发展仍会让人耳目一新。
第一次到重庆是1987年,那时的朝天门码头,传统岁月的痕迹仍俯拾即是,我也是从朝天门码头下船,顺江而下,仰望巫山女神在清晨浓雾中窈窕的身影。
今天的朝天门码头,还存留着当年一小段阶梯,缆车站还有一段残存的轨,在码头上盖,已经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建筑群,它是新加坡凯德集团的杰作,新的地名被称为重庆来福士广场。称呼和新加坡的莱佛士不同。
莱佛士全名是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1781.7.6-1826.7.5),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他对于新加坡的开辟、建设、法制和长远的规划蓝图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并立下不朽的功绩,让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
来福士也成了新加坡凯德集团旗下地产项目的品牌。来福士广场及其八座高层建筑,据说原来命名为朝天扬帆,这一个由八栋高层建筑和一个空中花园俨然构成了山城的文化地标,从远处眺望,似有扬帆启航的架势。
重庆人对来福士的接受程度是复杂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民间议论纷纷,有人将这座建筑物的拔地而起,视为“破坏”了山城的风水,好事之徒把这个建筑群的兴建,和过去几年重庆两任市委书记的落马,一位市委副书记的堕楼做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当然这一切都可以理解为坊间的无稽之谈。
当然,如何让来福士与重庆固有的文化地标,风水宝地朝天门码头融为一体,天衣无缝,显然值得认真面对。
我们参观了位于来福士广场花园底层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展示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2015年中国和新加坡设立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中国直辖市重庆作为项目运营中心。
截至2017年8月,按照中新两国政府签署的各项协议,双方建立起三级合作机制,初步编制成型有关重点规划,相继出台中方57条支持政策和新方“8+3”等一批创新举措,签约90个重点项目、总额近200亿美元,项目的示范性、辐射性、带动性得到显现。中新重庆项目正式启动三年以来,中新双方共签约137个合作项目,总金额219亿美元,对西部地区的示范性、辐射性正在不断增强。
新加坡对西南地区的战略互联互通,是一个具有深谋远虑的布局,而重庆果园港的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所展示的,却是重庆经略大西南,大西北,以及“一带一路”的强烈企图心。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原名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以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青海、新疆、陕西等中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新加坡等亚细安(中国称东盟)主要国家,并进而辐射澳新、中东及欧洲等区域,向东连接东北亚、北美等区域,向北与重庆、兰州、新疆等地的中欧班列连接,是西部地区实现与亚细安及其他国家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对外开放通道。
在果园港巨大无比的物流枢纽园区展示馆里,我仿佛听到了一个持续对待开放的重庆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快速成长的脚步声,据当地陪同人员介绍,中欧班列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外界传言空车返回以至于亏本经营“纯属杜撰”。基于礼貌,我无意追问,因为追问也未必有接近权威的答案,但从现场络绎不绝于道的货车,火车繁忙的装卸情况看,稳步增长应是不争事实。
“行千里、致天下”已成为重庆对外传播的符号,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及中新战略互联互通以及大致已建立的五湖四海,四通八达网络,已明显拉近了地处西南内陆的重庆和世界的距离。
短短几天的山城之行,所到之处,以及展示馆的内容介绍,可以看出习近平对重庆的“偏爱”或重视,这几年,无论对中新重庆项目,还是对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或者对重庆这几年的智慧城市发展方向的打造,习近平都发表过诸多的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在所到之处,触目可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两江新区数字经济展示馆,老朋友杜术林专门给我介绍了重庆的“中关村”这几年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成了现任市委书记陈敏尔致力推广的重点。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Smart China Expo,简称“智博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展会。第二届智博会的规格和成果甚于首届。
201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重庆工作时作出“继续高标准办好智博会,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重要指示精神,遵照习近平重要指示,2019智博会凸显了“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主题,集中展示全球智能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等。
对比首届智博会,2019智博会更加突出国际化,对接国际标准,创新办展理念,拓展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国外嘉宾、企业参会参展的规模、范围和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更加突出专业性,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全球智能技术最新成果。
重庆数字经济发展蓝图
陈敏尔主政贵州,着力于大数据,承继斐然;入主重庆,则致力于智能化和数字经济产业,亦卓有成效。
智博会也是陈敏尔就任重庆市委书记之后,给重庆城市发展勾勒和规划了一个智能化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未来蓝图的初步成果展现。
礼嘉智慧公园是全国首创的科技智慧与绿色生态结合的现代公园,沉淀和保留了智能化研发成果,并免费向重庆市民开放,“举国体制”为这座智慧公园在智博会期间开幕,只用了130天时间,依托生态公园本底,初步展示了未来城市,智慧城市的概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在园区设立了科技馆,揭秘未来黑科技,让市民大众提前“适应”智慧城市所带来的诸多便利,成了重庆以及两江新区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热点。
虽然仍觉得内容稍显单薄,但展示的却都是未来智慧城市的高新科技要素,政府对比邻嘉陵江的礼嘉智慧公园投入巨资,也是煞费苦心,在全国城市也起到引领的作用,或会成为其他城市竞相仿效的示范标本。
重庆城市垃圾处理成就
重庆不仅希望在未来城市,智慧城市扮演排头兵,引领者的角色,其实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也取得令人称道的成就。
走访位于巴南丰盛的重庆丰盛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目前为止西部地区建设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12年开始并网发电,各种烟气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该环保发电厂可处理重庆主城区及附近乡镇升华垃圾每天近3000吨,年处理料达100万吨以上,发电除工厂自用外,上网电量2. 3亿度,可满足2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总经理龚成说,三峡库区以及重庆的垃圾处理,已实现全市全覆盖,这也破了中国的纪录。
三峰环境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也向俄罗斯、德国、东南亚以及广东省地区输出,这是另一个“重庆现象”。这里已成为重庆的打卡热点,但山城人这些年似乎更加低调和收敛,原本可以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对外传播,他们却表现得格外谦虚。
城市智能化,垃圾焚烧处理,或许是重庆可以拿得出手的最新城市名片。据说,在两江新区创业的年轻人与日俱增,且有骄人成绩,与深圳、北京、上海不遑多让。与一线城市相比,重庆的房价和物价相对低廉,更适合年轻人创业,这也是重庆两江新区的卖点。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华盛顿和伦敦齐名的城市。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大三线精神,始终贯穿于重庆3000年历史,重庆与成都是四川盆地一对姐妹城市,但彼此的文化特色各有优势,各具特色。
方言的语调,火锅的麻辣,族群性格有明显差异,但中华民族的血性却是一致的,为民族危亡和共和国的建设,重庆与成都都一样的呕心沥血,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值得称道的贡献。
智能化城市和致力于发展数字经济,陆海交通动脉以及国际物流枢纽的建设,体现重庆城市建设正试图与世界发达国家对标,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也拉动了重庆城市形象品牌的知名度。洪崖洞被新媒体打造成重庆不断被刷屏的网红打卡热点,重庆的文旅创意或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启发。
重庆人对熊猫被成都拿去当城市的IP(知识产权),似乎有点耿耿于怀,但其实重庆的文化旅游资源丰沛,且都具有国际化的能见度,比如武隆天坑、大足石刻、钓鱼城和三峡库区旅游等等,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挖掘。
2009年那年,我主持的《走读大中华》在山城做了几期节目,包括白公馆渣滓洞、志愿军老兵、山城棒棒军、三峡库区垃圾处理以及沙坪坝的红卫兵墓园。
10年之后,再度走进白公馆和渣滓洞,再度凭吊早期共产党人,为理想和信仰义无反顾,牺牲自己的年轻生命的仁人志士,心潮澎湃,可以想见。
重庆这10年来可谓变化翻天覆地,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未来城市智能化发展,环保领域里的垃圾焚烧处理等领域里已有令人欣喜的进步发展,假以时日,重庆与其他三个直辖市曾经客观存在的差距,应可以有并驾齐驱的可能。
夜游长江和嘉陵江,两江夜色迷人,灯光璀璨,重庆大剧院以及两岸高层建筑物充满梦幻的五颜六色,朝天门来福士广场主打红色,似乎满足了这座山城管理者和多数市民的心理需求。
这一座山城,在未来五年,未来10年间,还将给海内外关心中国进步发展的人,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