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入职疲于签字实在是官僚主义-中国讯息网

教师入职疲于签字实在是官僚主义

作者:严奇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11-26 09:53:07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微博网友发帖称,一位朋友入职北方民族大学后,一直在找12个校领导和23个职能部门处级干部签字,至今还没签完。北方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表示确有此事,报到通知单需要领导签字是学校老传统,目的是让新入职教师尽快熟悉学校各部门,没有规定一定要签完。 

  该校相关负责人的答复看似“合情合理”,可却难掩背后矛盾。事实上,并不是传统的就是合情的,并不是看似正规的就是合理的。“一比三十五”不是简简单单的“多跑一趟”,而是充满明显形式主义倾向的官僚主义做派。而形成老传统没有被纠治,只能说明该校官僚主义做派已深植在思想当中。 

  首先,有签字不足以说明,新入职老师已熟悉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何其庞杂,即便是老资历的教职工也未必摸得清。试问,教师在入职初期,有没有必要熟悉所有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缺乏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找领导签字也无非是“串门”和“认脸”。蜻蜓点水式的签名,除了满足形式需要,恐怕难以达到实质性的目的,这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 

  其次,为什么是新入职教师找领导签字,而不是领导主动找新入职教师交流?一个有人情味的服务型高校机关,应对新教师充满关怀。新入职教师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手足无措,校方领导及时帮带方能促使教师早日熟悉情况。坐在办公室等教师上门签字,俨然一副官老爷的姿态,何谈“尊重教师主体地位”?而报告通知上留下签名空格,是要求教师先认领导再认学生吗?官僚主义做派太明显。 

  再次,“不强迫”的解释就真的“不被迫”吗?该校相关负责人声称“没有规定一定要签完”,显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众所周知,学校的行政压力并不小,对领导厚此薄彼难免会背上教学工作负担。试问一名新入职教师能敢“怠慢”哪一位领导,可“忽视”哪一个职能部门?校方既然没有规定要签完,又何必出台签名措施?前后明显自相矛盾。 

  教师承担的非教学任务过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教师入职后,教学工作都不会太轻松,任何非教学的行政压力都会影响教学工作。找35位领导签字,耽误的不只是时间和精力,还有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尊重。我们需要站在为国家与社会建设的角度,批判和纠治此类现象。希望教师的报告通知单能回归“通知”本身,而不是沦为彰显官僚主义的大字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在2019年收官之际,希望相关学校能及时反思问题,加强整改,莫让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败坏学风与师风。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教师入职疲于签字实在是官僚主义”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