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柏林墙”背离时代潮流-中国讯息网

海峡“柏林墙”背离时代潮流

作者:邓清波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11-14 09:47:34

今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的日子。此前数天的11月4日,中国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

这看似两则毫不相关的事件,但就时下的海峡局势而言,却有着强烈的对照观察意义。

人们往往把当年柏林墙的倒塌,看作是冷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然而,时至今日,冷战的残余显然依旧在东亚地区顽固地存在,这包括朝鲜半岛的对峙依旧,也包括台湾海峡的分隔持续。

尽管西方的柏林墙已经垮掉30年之久,但在台湾海峡,仍然有一堵无形的高墙耸立,并且目前在台湾施政的民进党当局,还在设法把它修筑得更高。

从策动“太阳花学运”以阻断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深化,撕毁“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到以“转型正义”等为借口推行种种“去中国化”举措,以“维护国安”等为借口修订旨在吓阻两岸民众往来的所谓“国安五法”,借香港反修例事件煽动民众对大陆的敌视恐慌情绪以制造“芒果干”(亡国感),加速推动“中共代理人法”以进一步钳制台湾主张两岸和平统一的言论等自由。

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的这种种作为,与当年东德修筑柏林墙的意图如出一辙,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在为了某个政治集团的特殊利益,而以各种借口来阻隔同胞交流,试图扼杀人们要和平、要交流、要合作、要繁荣的美好心愿。并非凑巧的是,台湾也有学者与笔者的看法不谋而合: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知名两岸关系学者张亚中日前就撰文指出,在柏林墙倒塌30年后的今天,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正在海峡两岸修筑新的“柏林墙”。

在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前夕,笔者正在德国,亲身感受当今德国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繁荣强盛。尽管有人指出,目前东西德的融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当年德国的统一过程忽视了东德人的利益,并非尽善尽美,但没有德国人愿意回到分裂的过去,也没有人能够否认,唯有统一的德国才可能成为欧盟中的核心国家和世界大国。因此,对照德国民众当年踊跃勇敢地推倒柏林墙,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今时今日的“筑墙”之举,不免给人以时空错乱之感。

马英九曾经主张,德国统一的模式或可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借鉴。然而,就两岸而言,迄今并未分裂为两国,因此大可不必重走两德分裂的回头路,马英九的这种主张显然断无可能被大陆接受。

而且,当年柏林墙的倒塌,具有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就天时而言,苏联戈尔巴乔夫当局已经决定在冷战中妥协认输,放松了对东德的钳制,甚至推动东德开放边境和毁弃柏林墙。就地利而言,东西德隔墙而望,并无天然障碍。就人和而言,东西德民众认同“一个德国”的信念从未动摇,东德民众强烈地向往与西德融合统一。因此,不仅柏林墙的倒塌势在必然,顺理成章,而且德国的和平统一比所有人预料到的都快。

相比之下,目前中美竞争趋向激烈,美国打“台湾牌”、加强对台湾的钳制力度明显加强,成为两岸融合统一的最大阻力;海峡之间虽然没有有形的高墙,但地理阻隔客观存在,美国军舰频繁穿越;台湾经过几十年的教育灌输和“去中国化”,民众特别是青年对中国的认同日渐淡漠,乃至出现蔡英文所谓的“天然独”,对大陆仇恨敌视。天时、地利、人和等情势,都有不同于当年两德之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去年推出加强两岸经贸往来的31条措施之后,近期大陆又推出更加具体深化的“26条措施”,既是出于以人民为中心、视台湾为同胞的执政理念,客观上也是对蔡英文和民进党“筑墙”行为的有力反制,是在努力谋求“人和”。显而易见,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对此是极度抵触、紧张的,几乎是全面动员来扭曲抹黑。蔡英文更亲上火线大肆抨击,陆委会则祭出台湾民众若根据“26条措施”在海外紧急情况时求助中国使领馆、就可能被台湾当局除籍等恐吓措施。

但是,“26条措施”体现大陆惠台举措不因民进党施政而改变,对台湾民众有利,这是客观事实。因此,不管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如何扭曲恫吓,台湾民众终归会“用脚投票”,感受到大陆的这番诚意。这是争取两岸“人和”的有力举措。

与此同时,尽管中美竞争趋向激烈,但并非冷战那样剑拔弩张。而中俄关系的密切,使得中国可以暂无北方后顾之忧,能够放心经营东南台海。“一带一路”倡议等受到的欢迎,也使得今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远非当年的西德可比。中国政治局面长期保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仍然位居全球前列。就“天时”而言,也并非完全没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统一的因素。

从“地利”的角度来讲,尽管有海峡阻隔,但两岸联通并无真正不可逾越的天堑。在中国大陆方面与周边国家“共同市场”愈发成型之时,台湾将成为东亚统一市场中的孤岛,舍与大陆密切交流并无出路,蔡英文和民进党力推的“新南向政策”劳而无功原因即在于此。

因此,虽然两岸与两德存在着诸多差别,不可简单比照,但是,就天时、地利、人和等大势而言,柏林墙的倒塌也预示着蔡英文和民进党在海峡“筑墙”之举的悖谬。

历史已经证明,柏林墙除了制造悲剧,毫无益处,也不起作用。在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不是人为修筑的高墙所能阻隔。

就政治现实而言,民进党从“草根”起家,过去政经治理人才和能力匮乏,因此挑起族群矛盾、推行“台独”路线是其凝聚支持者、夺取政权的便捷策略。但是,如今其已两度执政,完全不应继续用“台独”口号来煽动支持者。因此,民进党变本加厉推动“台独”,在两岸之间修筑冷战高墙,这不仅是逆潮流而动之举,也暴露了政党本质的蜕变。两岸之间的冷战高墙终归也会像柏林墙一样倒塌,只是台湾人民还是将为民进党的“筑墙”之举蒙受更大的损失。

尽管西方的柏林墙已经垮掉30年之久,但在台湾海峡,仍然有一堵无形的高墙耸立,并且目前在台湾施政的民进党当局,还在设法把它修筑得更高。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海峡“柏林墙”背离时代潮流”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