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教徒 五四守行 的-中国讯息网

锡克教徒 五四守行 的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14613678 发布时间:2019-11-10 12:16:26

今年的11月对全世界的锡克教徒而言是充满喜悦和欢庆的重大节日。他们要庆祝锡克教创始人古鲁那纳克(Guru Nanak)的550诞辰。锡克教徒上一次大事庆祝古鲁那纳克诞辰是在50年前。

新加坡大约有1万3000名锡克教徒,他们将在今天庆祝创始人诞辰。本地的中央锡克教基金会(Central Sikh Gurdwara Board)这几个月来已紧锣密鼓地在筹备大型庆典。

今天的《民风民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锡克教。

★创始人:古鲁那纳克

锡克教起源于15世纪末,发源地是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其创始人是古鲁那纳克。“古鲁”的意思是黑暗驱逐者或祖师的意思。

古鲁那纳克生于1469年,从小乐于助人。当时的印度社会动荡不安,宗教分裂,贫富悬殊,性别不平等,有权势者欺压老百姓。古鲁那纳克开始为弱势族群发声,并从16世纪初开始,花了超过20年时间,走访孟加拉、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地,传达和平与善的信息。渐渐地,他的追随者越来越多。如今,全世界有约270万信徒。

★锡克教信仰

锡克教徒信仰一神论,同时相信业报轮回说。他们接纳和尊重其他宗教,因为他们相信不同宗教能让我们一窥神的不同面貌。不过,古鲁那纳克坚决反对毫无意义的宗教仪式、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  

“锡克”的意思是“学生”。锡克教徒认为,人生是持续学习的旅程,终点是在世时获得永恒的救赎,每个人必须靠自己努力到达终点。

锡克教的10位古鲁或祖师创建的锡克教传统和哲学,在过去400多年来为信徒们提供了指引。每一位继任的古鲁都会完善上一位古鲁的学说,最终由第10位古鲁确立锡克宗教及“卡尔萨”(Khalsa)或锡克族群。

★圣典《古鲁·格兰特·撒希卜》

锡克教的第10位古鲁戈宾德·辛格死前任命一部圣典作为永恒的古鲁,此后不再需要人来当古鲁。

这部名为《古鲁·格兰特·撒希卜》(Guru Granth Sahib)的宗教圣典,收录过去10代古鲁的诗歌,以及其他宗教中的圣人著作。古鲁戈宾德·辛格认为,锡克教徒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精神指导和智慧,都可以在《古鲁·格兰特·撒希卜》中找到。

锡克教徒以尊敬人类古鲁的方式尊敬圣典,使用时将它放在圣坛干净的布料上。

★锡克教谒师所

Gurdwara(锡克教谒师所)的字面意思是“通往古鲁的大门”。这里是锡克教徒礼拜及学习的场所,也有人称为锡克庙。

新加坡共有七个锡克教谒师所。有些人会误把它们当成回教堂,因为其建筑也有像洋葱一样的圆屋顶。不过,锡克教谒师所的特色是庙外那根长长的旗杆。旗杆上绑着三角形的旗子(Nishaan Sahib),让信徒从远处就知道锡克教谒师所的位置。

每个人必须脱鞋、洗手脚及用头巾或丝巾盖住头部才能进入锡克教谒师所。这里见证了许多锡克教徒的人生大事,包括婴儿的命名仪式,洗礼、婚礼和丧礼。人们也会前来感恩和祈祷神明的庇佑。

“琅加”(Langar)或免费食堂是锡克教谒师所不可或缺的一环。古鲁那纳克在世时与信众分享食物,大伙儿不分种族、性别和贵贱坐在一起吃饭,体现锡克教服务、谦卑和平等的基本精神。新加坡的琅加只供应素食,以包容不同信仰和饮食习惯的人。琅加的食材由公众捐赠,义工们准备食物,每天免费供应给所有前去吃饭的公众,非锡克教徒也能享用。

★5K神圣标志

锡克教有五个神圣的标志,称为“5K”。

a)头发(Kes):锡克教徒相信头发是神赐予人的,象征圣洁,因此他们一生都不会剪头发。

b)铁手镯(Kara):锡克教徒会把铁手镯戴在右手,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做坏事。

c)木梳(Kanga):锡克教男性每天都要梳头髻和绑头巾,保持整洁。以前的古鲁们都戴头巾,他们也命令信徒们戴。头巾已成为锡克教徒的身份之一,象征自律、正直、谦卑与灵性。

d)短剑(Kirpan):象征勇气,尊严和自力更生的精神。

e)短裤(Kacchera):提醒锡克教徒克制欲望,对伴侣忠诚专一。

★4禁忌

触犯禁忌者将被视为锡克教的堕落者。

1. 修剪身体任何一部分的毛发。2.使用烟草、酒精或毒品。3.食用为了宗教而牺牲的肉类。4.通奸。

锡克教

生活在我国这个多元种族社会,许多人对其他种族的文化习俗却一知半解,

本版从各族的日常着手,细说民风民俗,提高认知,厘清误解,互相尊重。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锡克教徒 五四守行 的”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