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政治纵横发酵延烧-中国讯息网

马国政治纵横发酵延烧

作者:胡逸山 阅读量:10032489 发布时间:2019-10-31 09:03:56

笔者之前为了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马来西亚的政治动态演变,曾构建出一个“两纵两横”的政治“互动”(实际上也可理解为政治斗争)框架。其中一个纵向政治互动,是首相马哈迪与马国一众虽然尊奉君主立宪制度、但实质上仍与许多民众心中拥戴的世袭或传统统治者的微妙角力。

不过近月来,这场对弈在马国换了一位即颇得民心,但又严守不干政态势的最高元首后,已然沉寂下来。

另一个纵向的政治互动,是马哈迪与其执政联盟的实权领袖安华之间,就相位继承课题的明争暗斗。虽然两者据说在上一届马国大选前,曾有一项政治协议,即如胜选则马哈迪只当两年首相,随后将传位给安华,但后来的情况是马哈迪迟迟不肯表态确定传位予安华,每当被追问此事,马哈迪回答时总会留一条“非安华”的后路。

安华方面则来势汹汹,不停造势,强烈暗示极想赶快继承相位。这一来马、安两者之间的政治矛盾也就越演越烈,形成马国所有政治互动的最终核心对立。

对于马哈迪为何宁可违背之前的政治协议,也铁了心不肯传相位予安华,各界众说纷纭,有的说马哈迪对安华多年以前与他闹翻的偏见或误解等,一直没有完全释怀;也有的说马哈迪其实最终是要传位予自己的儿子、现任吉打州的州务大臣慕克力。安华若上台,可能会打乱这种“家族政治”的延续。

凭着多年来细心观察马哈迪的性格行为与政治手腕,我认为真正的答案应该是在这两个最为“流行”的说法之间。事关马哈迪是个主见极强的领袖,向来认为只有自己的政治意志才是对整个马国的发展、运作等最为有利。

所以马哈迪找政治继承人,主要的考量是能否在治国的道路上,继续贯彻他的政治意志、而不是该继承人是否具有超凡的治国才干,因为拥有不凡才干者(如马哈迪本身)通常也就刚愎自用,会有自己独立的政治意志,未必会完全听命于马哈迪或在马哈迪离世后尽力遵循马哈迪的政治遗志或精神。

安华恰恰在与马哈迪共事的多年里,被马哈迪察觉有如此“才干”。马哈迪在自传里有提到,看到安华在党选里果敢而又无情地拉下长辈政客,对安华刮目相看外,也有了戒心。加上被马哈迪赶下台并丢入监狱里后,竟也不甘接受宿命安排,反而组织反对党阵线来延续政治斗争(虽然马哈迪后来因形势逆转也算加入该阵线),如此顽强的安华当然不为马哈迪所钟意。

之前马哈迪所安排的两位继承人,一位是在上台之前唯唯诺诺、一切以马哈迪的决定为准的阿都拉;另一位则是来自政治世家,依靠父荫得以上位、向来意见不多的纳吉。原以为两人都会乖乖听从他的各项“劝告”,不料两人先后受到他人的“误导”(起码在马哈迪眼中是如此),乖离了马哈迪的政治意志,所以马哈迪也两度不留情地把他们推下台来。

马哈迪之所以可能会较倾向于最终(可能隔代)由慕克力来接位,主要的考量应该不是徇私或基于家族利益,而是知子莫若父,深知以慕克力相对“软性”的领袖魅力(我也认识慕克力,同意这种看法),以后有较大概率会贯彻马哈迪的政治意志。

然而,说得更绝点,即便慕克力最终哪怕是隔代真的接了相位,但基于某些原因未有完全依循马哈迪的政治意志,而马哈迪那时也还奇迹般地健在,他再次领军推翻自己儿子的政权也不足为奇。这就是马哈迪的强硬政治态势。

马哈迪目前所属意、看来是想拿来取代安华的,恰恰是安华所领导、执政希盟里拥有最多国会议席的人民公正党里的副手、署理主席阿兹敏。阿兹敏为人向来低调,多年来追随安华,包括当年与安华一起下野。

在安华多次入狱期间,公正党虽然名义上是由安华的夫人旺阿兹莎掌舵,但真正维持大局、稳定军心,却又不强出头的也正是阿兹敏。这后一点,与向来高调行事的安华形成强烈对比,应该就是阿兹敏被马哈迪赏识的最主要原因。但这一来,在公正党内也就形成了两位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党争。

我因此认为,之前所提出的“两纵两横“政治框架,应该加多一个纵向的“互动”,即安华与阿兹敏之间越来越明显的斗争。也就是说,如果以各方目前的政治与社会定位来作为纵向准绳的话,马国当下的纵向政治纷争,仍然以马哈迪与安华之间的继位纠纷为核心,在那之上又有统治者与马哈迪多年来的不咬弦,之下则有安华与阿兹敏之间的不和,俨然形成“三纵两横”的政治对立局面。

至于横向的政治较量,最显著的莫过于保守派与自由派之间的政治角力。保守派大致上可以当下为反对党——以种族优先主义为主旨的巫统,以及已缔结为政治同盟、以极端宗教思维为主导的伊斯兰党为代表。自由派则大致上可以执政希盟里多元种族的公正党与民主行动党,再加上许多进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在即将来临的柔佛州丹绒比艾国会议席补选中,两派之间的矛盾会再次凸显出来。

丹绒比艾是个典型的混合选区,选民结构里马来裔占了一半以上,华人也有四成左右。之前曾多年由国阵的马华所把持,在去年的大选里则由希盟的土著团结党以微差赢得,主要是靠华人选民倾全力的支持。然而在这场补选里,对于希盟来说,华人选民却是未能依靠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几个月里,大多华人选民对于希盟非但未能投桃报李,让华人得到他们认为应得的权益,如尽快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等,反而还企图在华校里教导充满宗教气味的爪夷文等,感到极度失望。

当然,华人选民也不太可能把票投给种族加宗教气焰冲天的国阵,但只要他们赌气不出来投票,则实质上是利了国阵,因为后者动员支持者的能力极强。所以,大多处在乡区、态度趋于保守的马来选民的取向,无形中在这场补选里显得格外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两边都使尽浑身解数来讨马来选民的欢心,包括一本讲解“一带一路”的漫画也被无限上纲为洗脑工具等。预料这场意识形态与政治交错的斗争,即便在补选后还是会借其他课题延烧下去。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马国政治纵横发酵延烧”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