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先驱贡献 开拓美好未来-中国讯息网

铭记先驱贡献 开拓美好未来

作者:徐芳达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10-21 07:55:36

1949年新中国成立,殖民地政府不允许马来亚的华校生到中国大陆深造,以免受共产主义影响。为了升学,50年代的新马华社萌生了设立华文大学的念头。

时任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先生领导华社各界,为这个目标努力。陈先生除了以个人名义捐献巨款,福建会馆也捐出裕廊一带共523英亩的树胶园,作为兴建南洋大学的土地。

整个东南亚的华人社群为这项事业感到鼓舞。新马两地的移民纷纷捐款,不落人后:名商巨贾、文员、小贩、德士司机,不论职业高低、不问收入多寡,共同响应号召,为建设南大慷概解囊。那时候,还有近2000名三轮车夫“义踏”、酒厅舞女“义跳”,把一天的收入全部捐出来。这一度传为佳话。

南大建立以后,为华校生提供了宝贵的升学途径,总共栽培了1万2000多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在不同的领域积极地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福建会馆当年所贡献的这片土地,为后来的南洋理工大学,提供了发展与扩建的重要基础。对此,我们深表感激。在历届主席与理事会的带领下,福建会馆至今仍然秉持宗旨,关心文化与教育工作,继续支持早期创办的六所中小学。

此外,福建会馆更于2012年成立文化学院,推广华族语言与文化。文化学院除了提供学前教育、课后托管服务,还为幼儿、学生、成人与乐龄人士提供语文与文化课程。明年,福建会馆庆祝成立180周年。这是重大的里程碑。我坚信福建会馆将继续为社群、为群众作出贡献。

陈六使先生与当时的许多华商,如陈嘉庚先生、李光前先生、连瀛洲先生一样,关心众人的福祉,热衷慈善事业。

政府与陈六使先生曾有一些分歧,我们至今仍然维持当年的观点。那个年代,亲共和非共两个阵营为了新加坡的生死存亡、未来发展,展开了抗争与博弈。后来,非共的一方取得了人民的支持与委托,让新加坡在稳定的环境中繁荣的发展。在这段时间,南大发展成今天远近驰名、全球瞩目的大学,学生受雇能力强、大学的研究水平高,高科技的企业伙伴不胜枚举。

在新加坡开埠20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肯定福建会馆与陈六使先生对教育和慈善事业的付出,以及作为华社领袖的贡献。

有鉴于此,南洋理工大学于今天下午正式以福建会馆与陈六使先生的名义,为华裔馆周围的大楼与道路命名。云南园正在进行翻新工程,这条道路的其中一段,目前也还在整修中。完工以后,这条道路将经过修复后的云南园和优美的南大湖,直接通往华裔馆。南洋理工大学希望历代的学生,会铭记先驱和早期移民对南大的贡献,并借此肯定当年创校的南大精神。

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先辈的辛勤耕耘,为今天的新加坡开创了繁荣的光景,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受惠良多。除了表达由衷的感谢,由衷的感恩,我们更要承前启后,坚守同样的价值观,秉持不懈的精神,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继往开来,为国家的发展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铭记先驱贡献 开拓美好未来”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