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中国未来,经济大国崛起的方向在哪里?-中国讯息网

原创:论中国未来,经济大国崛起的方向在哪里?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10-15 20:34:33

我已经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在西方的思维模式中,关于中国的大量矛盾永远不会有意义。

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89美元上升到今天的约1万美元,使8亿多人摆脱贫困。农村孩子烧垃圾取暖的中国,与2017年每周创造两个亿万富翁的中国一样,人均寿命从1960年的43.7岁提高到如今的近80岁。

不管你怎么看中国,这些天,你一定要看中国。这一点不容忽视,尤其是投资者。

让我们看看我们所知道的中国经济是如何发生的,从最初的几十年到现在,一直到未来。

1949年:通货膨胀斗士毛

意识形态倾向于催生主要领导人,但通胀也同样如此。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曾通过印刷业来资助1937年对日战争和1946年的内战。根据自由主义经济教育智库基金会的数据,1937年有36亿元人民币在流通,到1948年,5.1万亿,严重通货膨胀。这一点,加上民族主义腐败,帮助民众支持延安。

1958-1962年:大跃进

毛泽东不是经济学家。他也不是农学家。在“大跃进”期间,小家庭农场改造为公社的模式造成很多人死亡,同时又让他们从事钢铁生产。根据美国国会研究局(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援引安格斯•马迪森(angus maddison)的数据,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的中国人生活水平从1958年至1962年下降了20%。

1966-1976年:文革

当时消除文物(以及由此产生的传统主义)和学术知识分子主义导致1967年工业生产下降了14%。

1979年:改革开放

黑猫..白猫…颜色无所谓,只要它抓住老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是不存在的。

邓小平1979年的开放政策开启了中国真正的经济奇迹。批评人士指出,共产主义中国的“奇迹”来自其资本主义的味道,具有讽刺意味。但中国球迷会说,中国的成果来自于两个系统的有效杂交。

比如,混合的一个标志就是国有企业,最初主导中国经济,后来减少,后来在本届领导下又得到加强。中国整个社会,经济突飞猛进,正在成为中产阶级社会。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指出,到2022年,中国76%的城市人口将被视为中产阶级(定义为年收入在9000美元到34000美元之间,这为中国提供了体面的生活)。2000年,只有4%的人做到了这一点。

然而,我们看到,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的实际GDP(即经通胀调整后的GDP)每年增长9.5%,相当于每8年翻一番。尽管实际GDP正在放缓,从2007年的14.2%增长到202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的5.5%,但即使按照中国的标准来看,增长缓慢的数字也会让世界其他国家望而却步。

卦哥家公司索引

资料来源:9nue.com。

2013年至今:习近平时代

中国一直将神圣的GDP增长率维持在-6%以上(一般认为这是分析师所承受的),但代价是债务:

鬼城和无处之路的建设已经放缓,一些选定的公司现在被允许违约,西方经济学家终于认识到,国家控制的经济能够以市场经济无法吸收坏账的方式吸收坏账-尽管一些人仍然怀疑中国的银行拥有的坏账比他们报告的多出10倍。

贸易战

最初是因为特朗普对美国2018年对中国的年出口5400亿美元(相对于中国对美国的1200亿美元)感到不满。

最初,由于特朗普总统对美国2018年每年对华出口5,400亿美元的不满,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而扩大到解决从知识产权盗窃到国家补贴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可能不介意购买更多大豆,也不介意独木舟划桨是否按12.5%或25%的税率征税;中国的反省在于,美国对国家补贴和知识产权转让的要求是否与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运作方式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未来:中国拥有它吗?

试着给中国人发一封电子邮件。试着在中国的任何地方使用你的信用卡,而不是旅馆。试着在一家大城市餐厅用现金付款。不是不可能。但很难。

电子邮件已被微信所取代。信用卡和现金也是如此。“中国速度”之所以出现,部分是因为一个国家从无到有地建设能够超越遗留技术,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民众务实、快速采用(中国83%的支付都是移动的),部分原因是政府把大量押注于技术上,认为这是一种在展示中国模式优越性的同时取得进步的方式。

5G

中国的体制和对三大电信公司的所有权,使其能够大幅扩大5G无线覆盖范围,其速度至少是4G的20倍,从而使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智能家电等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良好。而在美国,5G是由私人开发的,同时受到联邦和州监管机构的约束。

人工智能

中国政府最近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比美国政府高出200:1,这与中国计划到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世界领先者(与此同时,美国减少了科学基金)的计划一致。一想到中国的“老大哥”式网络通过监控摄像头、社交媒体和财务记录给人们打分,美国人就不寒而栗。但抛开价值观不谈,中国拥有丰富的数据,对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几乎没有限制,至少有培养皿可以比世界别的国家更快地提炼某些人工智能。

技术自给自足

麦肯锡指出,尽管中国在研发支出方面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进口的知识产权仍然是出口的6倍。例如,中国在半导体和医疗领域仍然严重依赖外国技术,技术转让规模巨大,无论是通过山寨(据估计,中国每年从美国窃取的知识产权高达6000亿美元)、政策或者说购买,一直是中国模式的支柱之一。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试图在关键技术上攀登制造业的阶梯,实现自给自足。围绕这项计划的辩论是围绕整个中国模式的辩论的一个缩影:中国表示,它只是试图实现现代化。美国抱怨说,这种现代化的工具包括高额的国家补贴和积极的技术转让,并补充说,中国在公司和国家之间模糊的界限,利用获得的技术来推进权力和价值观,这很可能与美国不符。

中国制造2025工业

信息技术

机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天

海洋工程与高技术船舶

高科技铁路

电动汽车

电力设备

农业机械

先进材料

医疗器械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原创:论中国未来,经济大国崛起的方向在哪里?”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