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门票是打开旅游消费升级的钥匙-中国讯息网

小小门票是打开旅游消费升级的钥匙

作者:张全林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10-13 22:55:46

   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这再一次证明,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如何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潜力,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旅游的需要?笔者以为,用好门票这个杠杆,可以撬高全民旅游,进而推动消费升级。 

  “门票经济”终非长久之计。2000年,原国家计委出台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将景区景点的定价权交给地方政府,很多地方政府将景区视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使得“门票经济”大行其道。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不利于旅游业持续发展。地方政府需要转变观念,变“小旅游”为“大旅游”,破除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形成旅游产业链条传导效应,充分发挥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各地旅游景区仅仅依靠景区门票来获得长久发展的路子是行不通的,景区发展需要增加吸引人气的娱乐、餐饮项目,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只靠门票价格一再飙升,一味把运营成本转嫁到游客身上,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 

  旅游是消费行为,不是发福利。从来不外出旅游的低收入群体,并不关注门票价格的高低,因为他不去旅游。旅游是手中有闲钱人群的消费行为。如果景区票价过低,那一定是财政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买单,这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就等于用血汗钱补贴富人,其实质是一种更大的不公。 

  门票不是不可涨,但要引入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问题的实质不是涨不涨价、涨多少,而是如何打通可以监督的、透明的门票价格形成路径。公共资源本身不等于旅游产品,需要投入才能转化为产品,开发、建设、维护也需要成本,不能笼统地反对景区涨价。计算景区门票价格并不难,把景区开发、建设、维护的成本跟平均的客流量除一除,就能大致算出门票的合理价位。如果人均成本是50块钱,但门票是100块钱,那就是暴利,但如果人均成本是200块钱,门票卖200块钱,那等于0利润。虽然100块钱的门票比200块钱的门票价格低一半,但100块钱的门票却是暴利。把账算清了,才能看透门票值多少钱。 

  由“门票经济”转为更广泛的服务经济,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把景区分为市场型、公益型和混合型来管理,势在必行。在分类管理之后,建立由城市公园、省立公园和国家公园组成的公益景区体系,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在公益景区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让景区的账本公开、透明,而不是脑子一热说涨咱就涨,更不是一看舆论不高兴该涨也不涨。只有把账算清,公开听证,才能衡量出门票价格是否公道,免去诸多听说涨价就争论不休的口水仗。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小小门票是打开旅游消费升级的钥匙”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