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肥宅”,大学生暑假该过得有意义-中国讯息网

拒做“肥宅”,大学生暑假该过得有意义

作者: 南都评论 阅读量:15401659 发布时间:2019-08-31 23:21:27

日前,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就“大学生暑期生活”话题,对9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大学生暑假在家玩手机,近五成学生每天学习不足1小时,超三成学生0点后入睡,超四成学生暑期精神状态欠佳,近四成学生对暑假生活不满意,超四成学生暑假作息不规律、身体变差。

从数据来看,60%的大学生在家玩手机,这个比例也许更高。相信很多学生在访谈中,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直在玩手机。而一般学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足1小时,这也充分展现了暑期作为休闲时段的特点,也表明很多大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自主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还有近一半的学生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从而带来身体素质的下降。从结果来看,暑假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真的是一场灾难。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沉迷手机、作息不规律、没有学习动力、不喜欢运动,这些要素最终会把人推向自闭、敏感、亚健康的状态,成为流行的“肥宅一族”。而为了应对自闭、敏感和亚健康,很多人又会继续沉迷于短视频和网络游戏,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曾几何时,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社会精英的候选人,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典范。但在今天,大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形象显然发生了变化。

从就业市场传来的反馈表明,毕业生的素养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际上存在明显的不匹配。所谓“大学生宛如大白菜”,纵使与大学生数量增多、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无关系,但也和当代大学生所展现的风貌形象直接相关。对于大学生而言,仅仅是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并非人生全部的意义。人但凡有梦想,就需要将个人的想法、兴趣、能力、思考,通过加入一些具体的社会组织、项目、机构去实现社会性的利益。而暑期是一块没有被分割的较长时段,可以用来为了就业实习,也可以参与某些社会实践项目(例如支教、游学、志愿服务等),还可以在父母帮助下或自己勤工俭学下去远方旅行,看看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甚至做一些社会类的访谈,增加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直到毕业后工作数年,才逐渐明白保持阅读和锻炼的习惯是多么宝贵。因为在工作期间,想要重新培养阅读和锻炼的习惯,要比大学时期要难很多。而终身学习的能力,尤其是毕业之后保持阅读的习惯,这其实是一个鉴别“21世纪文盲”的新标准。即在21世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如果一个人在大学毕业之后无法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难得去看一本书,每天就知道刷手机,这样的人就可以被称为“21世纪的文盲”。从这个层面来说,大学生们需要重新思考寒暑假如何利用,这一点很重要。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拒做“肥宅”,大学生暑假该过得有意义”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