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河南安阳北关区教体局局长刘贵海手机彩铃设置为“已停机”引发关注。其本人回应称,目前当地正在进行教师招聘工作,他担任重要岗位,有亲戚朋友打电话找他“通融”,不便接听电话,故设置成停机铃声,但工作用的手机号24小时开机,不影响工作。(8月28日《新京报》)
作为基层教体局局长,其电话是畅通干群联系、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尤其开学在即,找局长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群众应该不在少数。因此,如果群众拨打该局长电话,明明没有停机,却显示“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停机”,或许会让人本能地感到恼火,甚至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不过,透过新闻,却发现,局长手机“已停机”既有无奈之处,更有深层次的问题。
找基层领导干部,既有反映情况的,更有说情打招呼的。尤其是说情打招呼,这在我们这样的人情社会,还比较普遍。找关系择校、找关系换班级、找关系转学等等。具体到新闻语境,可以发现,该局长躲避的不是反映教育领域的相关情况,而是为教师招聘的说情打招呼。原来,当地正进行教师招聘工作。局长手机“已停机”,不外乎是不想受到人情干扰,以确保教师招聘的公平公正。并且,停机的只是生活手机,工作手机未受影响。这传递的信息就是:让感情的归感情,让权力的归权力。
如果说,新闻最初只言片语的报道后,质疑、批评的声音占了大多数,那么,在还原事实真相后,对该局长的行为,网络上更多的还是支持、理解、认可的声音。这种舆论风向的转变,其核心在于,该局长的行为,践行的是“逢进必考”的基本招考准则,维护的是公平正义的这个核心价值。公平正义,就要求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规矩办事,以确保权力廉洁自律、规范高效。
不过,教体局局长以手机自动“停机”的方式躲避人情干扰,这表明,在当前的基层治理语境中,一些基层干部严格按照制度、规矩办事,还存在一定的阻力。现实中,有事找局长甚至成为迅速解决问题的“代名词”。这种不靠制度靠领导的问题解决方式,说明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法治、规矩、制度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彻底树立起来。这就会导致一定的腐败风险。将纪律挺在前面,让制度、规矩成为一路畅通的办事准则,待那时,局长的手机也就不需要假装“停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