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河南郑州大学迎来新生报到,开放食堂作为家长夜宿区。一位家长表示送孩子入学,想多陪他一天。16岁的小杨陪哥哥入学,希望感受下大学氛围,激励自己学习。(8月27日《澎湃新闻》)
孩子寒窗多年,终于考上大学,家长护送孩子到大学报到,这其实是人之常情,而家长心甘情愿在大学食堂打地铺,只是为了多陪孩子一天,这并无不妥,对此,实在没有必要过多解读。
诚然,孩子考上大学,已经是成年了,凭现在孩子的能力,也能够独自前往大学报到,但事实上,仍然有许多家长陪同孩子去大学报到,而且在报到之后,也宁愿多呆一会,所表现出来的不放心也受到一些网友的质疑,认为如此教育孩子,会导致孩子长不大,孩子也很难独立。这么说,可以说是想多了。
对于许多大学新生来说,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到别的城市去读书的,有的大学生就读的大学离家里很远。孩子离家这么远,作父母自然的不太放心,总要亲眼看看大学,看看孩子住在什么地方才会安心。因此,许多作父母的多会请假几天,陪孩子去大学报到,同时也可借此了解大学的一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当然,也有的家长想借此机会旅游,他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多陪陪孩子。孩子远离,作父母的哪有完全放心的。想要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去报到,本就是一种爱,有什么可指责的?
考上大学了,也该是到独立的年龄了,但这并不代表着父母就不能陪孩子去大学报到。孩子辛苦多年,考上大学,全家皆大欢喜。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大学报到,也是一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旅行”,大家都会觉得很特别,会很珍惜。此时,父母的牵挂对于远离大学生来说,会体会得更深。也会带着这种特别的爱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之中。大学生在远离父母的那一瞬间,可能就真的长大了。
其实,多年以来,都有父母陪孩子到大学报到的,人性化的大学也会考虑到家长的难处,会特意开辟出一些教室或是食堂供家长住宿。比如,为了方便新生家长,河北工程大学后勤管理处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开辟了“新生家长休息大厅”,免费提供住宿服务,并为家长免费提供床垫、饮用水、手机充电设备等。同济大学、青岛大学等均有类似的做法。他们体会理解家长的做法,也切实解决家长的困难。这样的大学是值得赞赏的。
新生家长大学食堂打地铺成为每一年大学新生报到的“特有现象”,这并非是坏事,从另外的角度理解,则反而一件好事。当哪些大学生看着在食堂打地铺的父母,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何尝不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孩子总会长大,父母也总会不舍,双方都需要跨过自己的“心坎”。打地铺何尝不是一种特别的“成长仪式”?送孩子去大学报到的都是新生,到了大二,父母就不太可能会去了。新生家长大学食堂打地铺不必过多解读,要解读,也要从“特别”的角度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