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摸鱼式加班”扭曲奋斗精神-中国讯息网

别让“摸鱼式加班”扭曲奋斗精神

作者:陈广江 阅读量:12717440 发布时间:2019-08-26 22:18:31

  “我现在只想快点辞职。”近日,《工人日报》记者接到一位市民的电话,情绪激动地表示“苦受单位的加班文化折磨。”这种加班叫“摸鱼式加班”,即“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也不走”等职场形式主义现象。这种风气还不仅仅在办公室,如今在网络上也愈演愈烈,职工深受其害又无可奈何。

  “摸鱼式加班”逼得职工想辞职,再次印证了一句俗话——形式主义害死人。在所有过度加班现象中,“摸鱼式加班”是最荒唐的一种加班。干得好不如演得好,效率高被视为“不上进”,滥竽充数反而得实惠受器重……一旦这种风气蔓延开来,必将害苦职场人、毁掉年轻人,同时也扭曲和玷污了奋斗精神。

  事实上,上述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危言耸听。据报道,这种无效、无谓、无偿、无聊的“摸鱼式加班”并非个例,已经形成不良风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从国企延伸到了民企,用“毒瘤”来形容毫不为过。在舆论场上,一提及“摸鱼式加班”,总能激起片片涟漪,一时“躺枪”者无数。

  “领导不走我也不走”为何一再上演?说白了,是“上面”的、“根子上”的问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若公司领导把不加班等同于不上进,下属职工就不得不扎扎实实装样子,用虚假的奋斗去博得领导的好印象;如果领导注重工作效率和质量,“摸鱼式加班”自然原形毕露,失去生存土壤。但职工想改变领导,岂不比登天还难?

  更可怕的是,对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形式主义,不管领导还是职工都心知肚明,局外人更看得一清二楚,但始终无法扭转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导致老实人总是吃亏,偷奸耍滑者占尽便宜。所以说,一个“摸鱼式加班”成风的企业,一定是运转机制出了问题,领导一时的印象取代了正常的管理机制,企业运转主要依赖于“人治”而不是制度,与现代企业的要求背道而驰。

  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整治官场形式主义的同时,也不能遗漏了职场。若企业领导以身作则,问题将迎刃而解;若领导没有这个“觉悟”,就应该从制度层面发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合理奖惩机制,对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职工给予合理奖励,而对那些拖延偷懒的雇员进行惩罚,用制度擦亮职工的奋斗底色。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别让“摸鱼式加班”扭曲奋斗精神”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