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买好了机票,一大早拖着行李去机场,却被航空公司告知没有座位了。5月15日,记者接到上海市民杜女士的投诉称,她和另外几名乘客当天早上到了值机柜台,却被吉祥航空公司告知因为机票超售,没有足够座位不能登机。对此,吉祥航空当天值班的张经理表示,确实存在超售机票的情况,并称这是一种营销策略(据5月16日《澎湃新闻》)。
出于安全和信誉考虑,眼下无论是购买大巴车票还是动车、高铁车票,基本都不再出售无座票,只要购买到相应座号的车票,除非极其特殊情况,基本都能对号入座,即使出现座位被占,也绝不会耽误行程。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恐怕从来都没有想到或遇到过机票也有超量发售的情况。应当说,客运飞机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严肃、最规范的一种,绝对不允许出现超载或者有“站票”的情况。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一旦购买到机票,压根就不会想到还会因飞机超员而被“甩客”。
飞机不同于地面上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多少座位卖多少票,这既是最基本原则,也是刚性规定。航空公司将超量发售机票作为一项“营销策略”,等于是在用欺骗方式将意欲出行的乘客“绑架”到自己的公司来,让乘客除了被动接受自己的服务别无选择。虽然航空公司对不能登机出行的乘客每人赔偿800元,依然掩饰不住这种“营销策略”的既不道德也是无赖之举。
一般情况下,只要提前预定好了出行机票,等于是给自己的行程、目的以及所安排的时间等,都做了详细严谨的规划。不能按时登机,等于将原定的出行规划全部打乱,且不说会给乘客造成多少经济上信誉上的损失,也让航空公司自身的企业信誉瞬间崩塌。如果乘客对某家公司发售的机票能否登机成行也产生怀疑,恐怕只会另外选择。而据吉祥航空当天值班的张经理表示,类似超量发售机票的还并不是吉祥公司一家,言下之意是其它航空公司都有类似营销,然无论个例还“普遍存在”,航空公司采取这种超量发售机票的营销策略,绝对是个自毁声誉的“馊主意”。
的确,在地面道路交通异常发达便捷的时下,航空客运面临的竞争压力确实不小,在吸引客源才是“王道”的经营理念下,能够让更多意欲出行的乘客选择乘坐自己公司的航班,的确需要很大的营销智慧。但是,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诚信才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用超量发售机票的手段,可以把一些乘客骗到自己的公司航班,但同时也让企业的诚信碎了一地。一个缺乏诚信,甚至发售机票都不能保证顺利登机航空公司,还能用什么来取信于广大乘客?
可以说,越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越是要诚信为先,机票虽小,却也是乘客与航空公司形成的一项契约,航空公司不仅要确保将乘客安全准时送到目的地,更要恪守“契约”保证乘客搭乘原定的航班就坐,否则就是毁约。而将“故意毁约”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实质上就是欺骗营销,不仅侵犯了乘客权益,涉嫌违法,最终也会让害了企业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