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中国讯息网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作者:曾俊嘉 阅读量:9177460 发布时间:2019-08-15 23:04:19

欲成才先成人,“德”乃为人之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描绘了行动蓝图,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这既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修课”,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恒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意见》在改革创新中增强了思政课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党的领导,立稳办好思政课的中心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必须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拼搏奋斗的党之良才、国之栋梁。各级党委要将思政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严格落实《意见》要求,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扣好青年一代成长的“第一颗扣子”。

完善课程体系,明确办好思政课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一项长期性、全面性、精细化的系统工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到教材编排,都需要细细考量,充分准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各地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与思政课教育相融合,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逐渐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思政“活水”浇灌下,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使命担当的自觉不断成长,孕育个人立志与复兴伟业结合的中国梦。中国讯息网发布

壮大教师队伍,抓牢办好思政课的关键要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事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意见》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只有立场清醒坚定,才能传递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党报国大情怀、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探索创新,在寓教于乐上下功夫,教育青年一代享受真理的“甜味”、感受理论的“韵味”、焕发时代的“新味”。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思政课在他们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好思政课是教育大事,更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确保《意见》各项要求掷地有声,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爱奋斗、敢担当的“鸿鹄”青年。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