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成直播红人,“网络群众路线”越走越潮-中国讯息网

县长成直播红人,“网络群众路线”越走越潮

作者:南都社论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8-13 09:54:14

近日网上一条视频把48岁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县长刘建军推向了风口浪尖。视频中,一名光头男子面对镜头兴奋地说:“建军,我到家了,你还追呢?认识这车吗?开回来了,宝贝。”面对挑衅,刘建军通过自己的快手账号曝光了光头男叫嚣视频和破坏草原的违法视频。

事件的后续没有什么悬念,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包括光头男子所驾车辆在内的越野车队肆意碾压草原、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性质十分清楚。果然随后媒体报道,组织此次越野车活动的北京洪坦汽车订制改装中心主动归案,并接受多伦县做出的罚款、恢复植被、视频公开道歉处罚,而视频的拍摄者邵某则被公司开除,其个人也向多伦县及县长作出了道歉。

事件至此似乎已经结束。但一个县长以这种方式走红,还是引起了媒体寻根问底的兴趣。

实际上在此之前,刘建军在当地就已经是一个“网红”:早在数月前,刘建军已经在快手收获了2.8万粉丝,刘建军在快手的周报更显示其每周直播时长常常超过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的用户。

官员和网络的这种关系原本不算新鲜。近年来,各地出了不少依靠网络平台推销本地土特产的官员,也几乎都因其特殊的身份成为网红,只不过“红”的时间并不长久,毕竟地方的土特产上市都有着相应的季节性。

与上述官员相比,刘建军有着很大不同。浏览一下刘建军的快手账号,可以发现,就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直播在刘建军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利用下乡或业余时间,宣传多伦美景和特色,突袭夜市,查酒驾,视察蔬菜地,甚至建立机关单位直播体系也成为县里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作为县长,他在直播中展开问政,宣讲县里政策,解答群众提问,要求副县长、各乡镇和政府部门主要领导都进行直播……

一县之长,何以成为直播狂人?“新媒体就是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移动的电视台”,挂在刘建军嘴边的这句话透露了其对网络、新媒体的理解。新媒体的便利和优势摆在那里,就看你是否重视以及如何应用。如果不是把官员和网络、新媒体的接触视为一时之需,更不是看作权宜之计,那么新媒体真的就是一个移动的电视台,而且还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宣传平台,可以充分为基层改善政务、服务民生效力。

一个短视频在网络上刷屏,让刘建军火了,也让多伦县红了,之前根本不知多伦县的网民因此记住了那一片美丽的草原,对多伦县来说,其中潜藏着包括激活旅游资源在内的多重价值。而其成本,与传统的宣传路数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新媒体的威力!

对官员来说,通过直播,还为其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机会。基层干部如果总是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通过阅读文件了解社情民意,其获得的信息必然有限,而且还可能因官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滋生误会。而在直播平台上,要当好网红就必须与粉丝们积极互动,依赖这种实时沟通的方式,直播平台上的官员显然更具亲和力更接地气,更容易获得民众的信任,民众的问题和诉求也必然会得到更及时的回应。

县长成为直播红人,让多伦县人对新媒体的兴趣大增。当地民众通过短视频改善生意状况、增加收入,已经诞生了不少成功案例。更重要的是,多伦县的政务多媒体直播间自6月底已开始试运行,推行“新媒体问政”,这是全国县一级行政单位里难得的尝试。类似多伦县这样的政务多媒体直播间多了,离中央提出的打造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用好新媒体改善政务服务民生,已进入多伦县的政府工作报告。刘建军对媒体表示,他们尝试走“网络群众路线”。实践证明,这条“网络群众路线”一定会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县长成直播红人,“网络群众路线”越走越潮”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