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亡羊补牢,“国家专项计划”隐忧未消-中国讯息网

北大亡羊补牢,“国家专项计划”隐忧未消

作者:南方社论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8-12 07:30:30

因为三次退档河南贫困县考生而身陷舆论漩涡的北京大学,昨日宣布退档处理过程存在不合规之处,该校招生办公室的退档理由不成立,北大将补录“国家专项计划”中被退档的两名考生。

事件起源于一篇疑为当事考生本人发布的知乎帖子,“国家贫困专项计划被北大提档了,他们认为我的分太低,可能无法完成学业,并以此为理由把我退档了,该怎么办?”“国家专项计划”是针对贫困地区考生的单独招录通道,和普通招录中的平行志愿不一样的是,这项计划是根据志愿先后进行招录的。今年北大在河南省投放了8个国家专项计划的理科招生名额,这名考生符合分数在本科线之上并服从专业调剂的计划条件,而且分数排名恰巧是第一志愿中的第八名,所以被北大提档了。但他的高考分数是536分,只比河南省理科一本线高34分,比北大正常在河南省的理科录取分数线要低100多分。于是,20分钟后他就被以“高考成绩过低,据我校教学强度,若录取该生,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退档,而且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拒绝退档后,北大以相同理由反复退档了三次。

事件火速引发关注,缺乏契约精神、唯分数论的质疑之声纷纷向北大袭来。毕竟,按照规则,这名考生及排在他前面考取了542分排名第七但同样被退档的第一志愿考生,都应该被录取。而按照北大的说明,退档了第一志愿排第七、第八的两名500多分考生之后,北大录取了第二志愿671分的两名高分考生,现在,决定对两名被退档考生进行补录。

北大认了错,并且决定对两名考生进行补录,可以说是亡羊补牢,结局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但这一次北大在舆论关注下改变了做法,并不代表国家专项计划本身遭遇的现实问题,以及在重点高校尤其是名校激起的忧虑,就能得到解决。

北大这种顶尖学生云集的高校,对录取分数过低的考生感到忧虑其实不难理解。但国家专项计划本来就不是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录取标准,其目的在于为贫困地区无法享有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考生们提供更多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国家专项计划的单独通道以相差很大的分数录取进来的考生,是否会对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要怎么才能在其中达到平衡,怎么防止被有心人利用挤占名额,是政策制定者和重点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之间需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而怎么能让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考进来的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是否需要开小灶或教学计划上做一些调整,是学校本身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总而言之,国家专项计划遭遇的现实问题是存在的,政策需要完善,问题也需要妥善解决。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让考生来承担高校的忧虑,更不应该试图通过排斥符合录取资格却不符合高校期待的考生来解决问题。

北大决定补录国家专项计划中两名被退档的河南考生,或许可以让这场招考风波暂告一段落。但这不是结束,恰恰是令国家专项计划存在的现实问题浮出水面的一个开始。国家专项计划增进教育公平、打破阶层固化的初衷很好,但怎么才能让这个初衷落地,怎么做好考生之间的平衡,怎么让贫困地区考生真正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都是需要探索的挑战。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北大亡羊补牢,“国家专项计划”隐忧未消”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