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译文言文:讲故事也可以有创意-中国讯息网

《千与千寻》译文言文:讲故事也可以有创意

作者:严奇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8-06 12:16:04

  近日,《钱江晚报》(8月5日)刊发了一则趣闻:为了激发女儿对古文的兴趣,宁波的一位老爸老王将知名动画《千与千寻》改成了7000字的文言文,受到无数点赞。

  想必宫崎骏老人也不曾想到,他所创作的动画片竟然会被一位业务爱好者改编中国古文。实际上,老王编写文言文版的《千与千寻》,也是一类用文字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且从这则趣事中,除了能看到匠心精神,看到父女之爱,还能看到一种讲故事的创新性思维。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坐在床边给孩子讲故事是一段教育过程。孩子听不懂故事并提出疑问,父母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孩子的困惑。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就在“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一来一往间逐渐成长。因此,思考如何讲故事,对家长而言也是一门学问。 

  将动画改成文言文,其特殊点在于“旧酒换新瓶”。用孩子原本不感兴趣的形式包装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促使孩子在挖掘故事的过程中,主动了解和学习文言文。且这样的形式,不同于“父母坐在一旁陪孩子看动画”的场景。经由文言文的父母互动,让一部动画有了更深的交流意义,亲情也因此变得更浓厚。 

  其实,改造《千与千寻》并不简单。首先需要的并不是超强的写作水平,而是得看懂动画,能站在孩子的视角阐述一个故事。也只有懂得抓住孩子感兴趣的情节,用孩子看的懂话编写文言文,才能让孩子长久地读下去。据说,文章完工后,老王第一时间就打印出来送给女儿,女儿看到了爸爸的大作非常欢喜,立马拿起字典边查边读,非常起劲。 

  讲故事的创新性思维在于,针对自家孩子的特点,将“讲故事”这个过程丰富起来。或是改变故事的内容,让传统故事的科幻感、玄幻感、浪漫感更强,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或是改变讲诉的形式,用文言文、戏文、音乐改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或是改变讲述的地点,在星空之下,草地之上,沙滩之边给孩子带来身临其境的故事体验。无论如何,只要父母用心创造一个故事,讲述一个故事,孩子们都能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莫轻视讲故事,一个好听的故事能为孩子留下一片温暖的回忆。面对父亲的大作,想必老王的女儿得到不只有知识,还有浓浓的爱意。讲故事虽然简单,也不能无趣,父母给孩子准备故事不妨花多一点心思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千与千寻》译文言文:讲故事也可以有创意”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