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就被“炸”道是有情却无情-中国讯息网

刚入职就被“炸”道是有情却无情

作者:朱永华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7-27 13:11:06

  最近,因为没有给同事随份子钱这件事,让杨晓刚进公司就成了“名人”。对于这份子钱,杨晓说自己不愿意给也是有原因的,“我刚来公司几天,根本就不认识她呀!”因为没有参加婚礼,不随份子钱的事,没过几天公司的人就传开了,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一般来说,无论是主动贺喜还是被动的所谓“随份子”,双方至少存在一定的亲情、友情或是彼此有生活工作上的交往,再退一步说,起码是彼此熟悉。虽然有些“随份子”未必出于情愿,但至少不会引起尴尬。报道中的杨晓刚刚入职没几天,就接到公司另一部门同事送来的“红色炸弹”,邀请她参加本人的婚礼。因为彼此尚不熟悉,甚至连名字都“对不上号”,杨晓既没有“随份子”,也没有去参加婚礼。而当晚这位同事就打来电话,表示给杨晓送请帖是出于礼貌。但杨晓认为双方都不认识,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为此还弄得很不愉快。   

  的确,按照这位同事的意思,自己举行婚礼,给全公司所有同事都送了喜帖喜糖,杨晓虽然刚入职,但都发了就她没有,确实不太“礼貌”。然发喜帖不同于一般的聚餐请客,之所以被戏称为“红色炸弹”,就在于邀请对方赴宴送祝福分享喜悦的同时,还必须随上几百甚至上千元的“贺礼”。并且喜帖本身也承载着彼此之间应有的亲情、友情等诸多情感元素。杨晓刚刚入职,作为另一部门的“同事”,彼此之间既没有工作生活上的任何交集,甚至连姓氏名谁都不清楚,这样贸然给其发送喜帖,表面上看是一种“尊重”和“礼貌”,实际上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有强人所难甚至是“绑架随礼”之嫌,是对杨晓的很不尊重,更谈不上礼貌。   

  虽然社会上普遍对“红色炸弹”抱有反感,但对必要的贺喜“随份子”,人们还是相对理解并且能够接受,但前提是彼此之间要有情感因素为基础,通过传统婚俗的“礼尚往来”,进而增进亲情、友情和相互之间的友谊。应当说,喜帖蕴含更多的是“情”而不是“礼”,将喜帖送给与自己毫无交集甚至是陌生人,非但得不到良好祝愿,反而让喜帖失去了原本内涵,沦落为乞求别人施舍的“求助帖”甚至是带有道德绑架的“罚款单”。   

  很显然,类似刚刚入职就被“炸”已经不是孤例,遇到某些“吉日”来临,甚至会“红色炸弹满天飞”。饱含亲情、友情、礼仪文化的“贺喜请帖”,也因为夹杂着更多的“逐利元素”,非但没有让贺喜者分享到喜悦、感受到亲情、友情的珍贵,反而成了人人惧怕的不菲负担,让喜帖彻底“变了味”。在笔者看来,滥发喜帖才是对他人的不礼貌、不尊重,慎重选择发喜帖对象,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给愿意接受、乐意接受的亲朋故旧、同学友人、要好的同事等,才更值得推崇。否者,“道是有情却无情”,拿着“红色炸弹”随意扔,“炸伤”的不仅是亲情友情和原本和谐的同事关系,也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评价指数。为逐小利而失大义,无论如何都是得不偿失的。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刚入职就被“炸”道是有情却无情”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