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2点左右,今年第5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已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目前,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方向约520公里。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并逐渐向我国东南沿海靠近。大概率19日登陆闽南-粤东。
5号台风“丹娜丝”路径概率预报图
据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监测,5号台风“丹娜丝”目前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根据台风当前预测路径将在福建登陆,但因为距离台风登陆要70小时以后,受到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影响,台风移动路径可能会有变动,不能排除登陆广东的可能。
第一个看见台风的“人”
据悉,7月16日下午2点左右,今年第5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已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目前,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方向约520公里。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并逐渐向我国东南沿海靠近。
5号台风路径图。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供图
台风来了。谁是第一个看见台风的“人”?气象卫星。没有一个台风能逃过气象卫星的视野。气象卫星不仅可以在台风生成时就锁定它,还能给台风做CT,对其切层扫描,获知台风的内部状况。
据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广东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工程师石艳军介绍,目前5号台风还属于热带风暴,等强度再大点就可以称为台风,预计70小时后登陆福建。但受到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影响,台风移动路径可能会有变动。
5号台风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供图
据悉,台风、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都属于热带气旋,因为它们之间的强度有很大差异,我国从2006年起采用《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 10.8m/s-17.1m/s(风力6-7 级)为热带低压,达到17.2m/s-24.4m/s(风力8-9级)为热带风暴,达到24.5m/s-32.6m/s(风力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达到32.7m/s-41.4m/s(风力12-13级)为台风,达到41.5m/s-50.9m/s(风力14-15级)为强台风,达到或大于51.0m/s(风力16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
15分钟一张云图让风云皆可测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位于广州市东北侧,是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仅有的四个气象卫星地面站之一(其它三个分别位于北京、新疆、黑龙江),承担着气象卫星应用系统的业务运行和在轨气象卫星的运行管理;负责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从事与卫星气象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等。经过多年的建设,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已建设成为拥有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静止气象卫星接收主站、静止气象卫星测距副站、静止气象卫星核心业务备份系统的大型综合的国家级骨干地面站。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是我国目前仅有的四个气象卫星地面站之一(其它三个分别位于北京、新疆、黑龙江)
中国有句俗话叫“天有不测风云”。可如今,人们却深深地体会到了风云可测,这中间离不开气象卫星的迅猛发展。据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副站长胡民达介绍,中国气象卫星的能力越来越强大,特别是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全面提升。“气象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从以前的4公里星下点分辨率提升到如今的500米,看得更清晰;时间分辨率,从以前一个小时才能出一幅全盘图,到现在仅十多分钟,看得更频繁;风云气象卫星的波段越来越多,光谱分辨率越来越高,看得更精细。”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
我国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约50%,提高到了现在的80%以上,风云气象卫星也作出重要贡献。气象卫星如何捕捉到台风?据悉,气象卫星按空间运行轨道的不同可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也叫极轨气象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也叫静止气象卫星)。这两种气象卫星各司其职,一个“巡逻”一个“站岗”,提供不同类型的卫星云图,共同洞察风云变幻。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就是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和发射不久的风云四号是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石艳军介绍,我国天气预报的卫星云图,都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获取的。卫星搭载的可见光或红外描辐射计可遥感生成卫星云图,据此可捕捉到台风发生、发展的过程。静止气象卫星可定时提供卫星云图,如风云四号A星平均10分钟左右提供一张云图,此外还有风云二号系列和极轨气象卫星,可实现对台风路径的准确、及时监测。
知多D
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广东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的控制大厅,借助气象卫星的千里眼、顺风耳,台风的“一举一动”都显露无遗。近日,穗港青少年创客科技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来自香港的50名学生一行,就来到位于广州市东北侧的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站内各种高精尖的航天设施和现代化设备令学生们大开眼界,而互动室里的模拟气象播报和模拟长征火箭发射更是吸引眼球。
7月8日,参加穗港青少年创客科技交流活动的香港学生们参观了位于黄埔区联合街道的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创意科技教育协会(香港)主办,为期三天。旨在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促进穗港两地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并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树立实践、创新、团结互助等价值观。
谈及本次活动,香港创意科技教育协会执行主席叶穗生表示,第一次组织8间学校来到广州,希望能够带领香港学生感受到祖国内地(大湾区)产业的发展,为学生个人成长及发展方向拓宽道路,起到启蒙作用,让“创新”这一概念落地,给学生们切实的体会,同时也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组织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