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时,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霞光万道,绿树芳草闪耀着金色朝晖,这就是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红陵旭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相隔不远的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广州起义纪念馆内,一件件文物、一份份资料、一张张照片,向我们展示着那段波澜壮阔、意义非凡的武装革命历程。
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等同志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包括崔镛健在内的150多名朝鲜同志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敌我力量悬殊,经三天三夜浴血奋战,起义不幸失败,起义中有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红花岗上放红花,血迹未干映彩霞。夺得政权声势众,中原革命走龙蛇。”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保留了一批革命种子,转移到农村继续斗争。从广州撤出的起义军主力1000多人,在花县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师,奔向海陆丰,为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进行艰苦的斗争。另一部分起义军突破了敌军的重重包围,经过艰苦转战,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广州起义是一次光荣的失败,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所指出:“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正是革命先辈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不仅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更要学习好继承好革命先辈崇高精神风范,努力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斗争精神,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迎难而上、锐意进取。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全党同志增强信心、勠力同心,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为了实现革命理想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