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学伴”与“学乱”就相差一步-中国讯息网

其实 “学伴”与“学乱”就相差一步

作者:朱永华 阅读量:15104300 发布时间:2019-07-13 10:31:13

       山东大学中外学生“学伴”项目引发争议。有质疑声称,2018年的山东大学“学伴”项目升级为一个留学生配三个校内学生,且校内参与学生以女生为主。山东大学研究生部一名教师11日下午告诉记着,“学伴”计划最初从2016年开始施行,施行后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反馈也比较好”。对于网络舆论的质疑,该教师表示系恶意曲解。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7月11日就此事回复称,正在研究此事。 

  尽管该校相关负责人强调,山东大学“学伴”计划成立之初,目的在于促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系自愿报名参加,“不存在一个留学生跟三名女生”配比。而据学生反映,该校原本女生就多于男生,而外国留学生又以男生居多,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一比三”。 

  笔者不想讨论“学伴”中男女生几比几的问题,首先需要追问的是,大学校园采取这种“学伴”组合方式是否必要,是否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能否促进校园健康的学术研究氛围?而在笔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大学生虽都属于法定上的成年人,但成熟度和自律意识还均处在“发育期间”,对“伴”的心理需求非常强烈,但这并不意味着就需要“学伴”。而所谓“学伴”,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伙伴”。同班同学,同校师姐师妹、师兄师弟都是广义上的“学伴”。而山东大学却是以“项目”的方式将“学伴”目标予以固定,并且以增进交流的名义将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进行组合,让原本可以敞开的交流限制为中外三到四名学生之间,其必要性非常值得商榷。 

  我们都知道,年轻男女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旺盛期,用坊间一句俗话来形容是“干材与烈火”,大学以“学伴”名义将他们单独组合在一起,是否有利学习不敢保证,但注定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尤其是“学伴计划”中还给“学伴”规定完成一些诸如“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甚至“约饭”的任务,由得说这是“学伴”,倒不如说是在“学乱”。扪心自问,支持或赞同实施“学伴”项目师生员工,如果是你的女儿或女朋友是某留学男生的“学伴”,你会愿意并且放心吗? 

  不仅如此,学校在推出“学伴”项目实施中,为了避免出现“学乱”,还规定“学伴”超过一天的外出活动,须书面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这明显是既有顾虑又有推卸责任之嫌。担心这些男女学生“结伴”外出未必只是学习,一旦生出事来,学校又可以进退自如。应当说,让国内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以“学伴”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增进交流,尤其是形成事实上的国内女生与国外留学男生的“学伴关系”,不仅很容易让“学伴”走向“学乱”,从某种意义上更有损“民族尊严”。  

  笔者从不反对国内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增进友谊,但采取这样装腔作势“学伴”模式,非但不是一种改革创新,反而是一种庸俗的哗众取宠。这些年,大学毕业证含金量逐年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被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是越来越多,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一些高校功夫没有用到“正道”上。应当说,大学校园的任何一项改革和创新,都要本着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有利于形成学术正气。至于学生怎么谈恋爱、和谁谈,愿意给谁当“学伴”之类,学校还是少操这些闲心为好。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其实 “学伴”与“学乱”就相差一步”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