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团与伊党关系走向尴尬阶段-中国讯息网

土团与伊党关系走向尴尬阶段

作者:刘惟诚 阅读量:5700 发布时间:2024-06-16 21:43:01

在我跟不少土团基层领袖接触后发现,在经过几场补选的消磨后,伊党对土团似乎已不再如以往般亲近。局面其实很明显,就是如今的土伊关系,已经从共同进退的伙伴,变成相互猜疑的竞争者。

随着槟城双溪巴甲州议员诺占比里的病逝,马来西亚即将迎来今年的第二场补选。当然,这场补选和上个月举行的雪兰莪州新古毛补选一样,胜败结果既不影响希盟与国阵合组的联邦政权,也不会冲击希盟的槟州政权。只不过,双溪巴甲毕竟是伊斯兰党在去年槟州选举中从希盟公正党手里赢得的州议席,再加上那也是当时槟州“绿化”得最明显的议席之一,所以这场补选对马国朝野,都有一定程度的象征意义。

而且,双溪巴甲补选与新古毛补选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后者原本就是希盟强区,国盟在竞选时没有出尽全力,参选的土团党和助选的伊党都表现消极,所以,我们很难从中判断国盟,特别是伊党的战斗力。双溪巴甲就不同了,首先,这是伊党的原有议席,其次,伊党在州选时是靠着吸纳巫统支持者的选票而胜出的,因此,伊党为了持续打脸国阵与巫统,他们必将在这场补选中全力以赴,不会重演在新古毛时的消极战略,因此可一窥伊党的真正实力。

不过,政治触觉比较敏感的人,此刻其实可以察觉,这两场补选刚好都是分别由土团和伊党上阵,而伊党在新古毛补选为土团助选时的消极姿态,与他们积极备战双溪巴甲补选时的架势,形成强烈反差。其实,这种反差已经引来土团党基层的不满,尽管他们清楚双溪巴甲是伊党选区,但既然是同盟就不该厚此薄彼。更何况,在新古毛补选时,伊党宣传主任阿末法德里挑起了希盟候选人学历议题,导致土团候选人陷入被动局面,这笔账该找谁算?

很显然,新古毛补选已经把伊党和土团党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到了双溪巴甲补选,吉打州务大臣兼国盟选举主任沙努西还说出了很耐人寻味的话。来自伊党的沙努西最近主持吉州行政会议后向记者表明,国盟势力版图扩展放缓只是假象,是在配合弱势的对手,免得赢得太累。虽然这句话是回应希盟诚信党副主席慕查希的“绿潮衰退论”,但一些土团基层对此感受也不太好,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让他们感觉沙努西在暗讽土团党帮不上忙。

毕竟,土团的选举表现确实不如伊党。在去年举行的六州选举里,伊党胜选率为83%,土团仅有49%。至于补选,土团党在2022年12月举行的槟州巴东色海国席补选大胜后,就很少有机会表现,期间,他们虽有意上阵柔州新邦二南和彭亨州柏朗埃州席补选,但最终都无法实现。尽管伊党也在去年的新邦二南、柏朗埃补选中铩羽而归,但他们依然能以大比数赢得登嘉楼州瓜登和甘马挽国席补选,而土团在争取到的柔州埔来国席和雪州新古毛州席补选都败阵而归。

尽管两党在六州选举后都各自吃过两场补选败仗,但由于伊党上阵的机会和曝光率皆比土团高,加上前者还赢得两场补选,所以马国舆论都嘲笑土团在拖国盟后腿,导致伊党在联盟内的形象更显强势,原本在国盟处于领导地位的土团主席慕尤丁,看起来更像“精神领袖”。这种形象在伊党大胜甘马挽补选后变得更深刻,因为伊党将当选该席的登嘉楼州务大臣山苏里列为首相储备人选,这意味着慕尤丁已不再是国盟首相的唯一人选,大大降低了土团的存在价值。

这种你强我弱的局面,让土团的基层意兴阑珊、士气低迷,留在国盟被伊党抢尽风头,但离开国盟,少了如日中天的伊党支撑,又难以为继,甚至还可能推动伊党在下届全国大选前争取与巫统合作,因为巫统与国盟为敌是因为土团,但如果土团与伊党的结盟告吹,那么巫伊两党在下届大选重合的可能性就很大。毕竟,伊党已不止一次公开向巫统伸出橄榄枝,而巫统也曾表明他们与希盟的盟约只限本届政府,因此对下届大选的合作伙伴是持开放态度的。

若这种情况最终发生,土团的前途将顿时暗淡无光。在这种尴尬的关系下,土团七名国州议员转态支持团结政府的首相安华,而该党也启动了新修定的党章撤销他们的党籍,并准备铺路补选。

土团想要透过补选重振党员士气的算盘是否打得响还未可知,但伊党已表达对这些席次的浓烈兴趣,这让土团党陷入两难境地。分一些议席给伊党将影响土团国会议员人数,导致土团在国盟和国会的势力被伊党进一步拉开。如果不分,伊党基层领袖可能会在补选期间诸多刁难,甚至像新古毛补选时那样消极助选,这对土团也没好处。

不过,在我跟不少土团基层领袖接触后发现,如果七场国州补选都成事,该党其实不愿将任何一席让出来,因为在经过几场补选的消磨后,伊党对土团似乎已不再如以往般亲近,所以土团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让席,对他们是很没有保障的。这种局面其实很明显,就是如今的土伊关系,已经从共同进退的伙伴,变成相互猜疑的竞争者,令人无限唏嘘。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土团与伊党关系走向尴尬阶段”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