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2023年就在指缝间流逝,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再过不久就要倒数迎接2024年的到来,仿佛昨天才迎接2023年,今年过得特别快。每年的这个时候,老掉牙地都要回顾与展望。
朋友聚会,问他们的看法,其中一人掏出手机说:“等等,我问我的好朋友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不到一会答案出炉:“2024年可能呈现着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全球政治和社会格局或迎来变革,环境和健康议题或更加凸显,而经济发展或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的变化与挑战,但也须要做好适应与创新,以更好地迎接这些变革。”中规中矩的标准答案。朋友说:“这就是我的展望。”
曾几何时,人变成了机器,由机器人代为思考。朋友的说法是,这类的标准答案,无须花时间去想,交给机器人就可以了。这让我想起一名学者曾经说过:“机器越来越像人一样思考其实反而不用过度担心,更应该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那样去思考。”会不会有一天,我们被人工智能控制?
找点比较有人性化的答案,不可用ChatGPT代劳。答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升职加薪、身体健康、钱够用、中百万多多、炒老板鱿鱼等等。在众多答案中,有一个脱颖而出——大家吃得开心。所谓民以食为天,简单六个字,比起ChatGPT一大串的文字,更让人感到窝心。
答案的主人是今年63岁,在一所学府当食堂主管的“华哥”。这份工作,他做了36年,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简直是天方夜谭。华哥笑言,他从一个单身小伙子,做到结婚、生子,现在升级当了爷爷。问他怎么做到?他回答“开心”,也呼应他对来年的展望。
包括他在内的五人团队,年龄加起来接近330岁,周一至周五为学校至少150人准备早午晚餐,五天吃掉70公斤的米、100公斤的蔬菜、100公斤的肉类、100公斤的水果、25公斤的鱼肉,以及10公斤的面条。他们不言倦,因为开心。
做个实验,要是把华哥变成ChatGPT,机器人“华哥”会说出什么展望?将一些关键词输入ChatGPT,它的回答是:“2024年,我仍愿为大家提供愉悦用餐体验,致力于让每位食客吃得开心满足,热切期待延续这份服务和关怀。”
又是一个标准答案。两者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于前者有“发自内心的情感”,这是智能机器人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