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股指数超越港股 是新的经济风向球?-中国讯息网

中国台股指数超越港股 是新的经济风向球?

作者:林方彪 阅读量:6394 发布时间:2023-12-09 09:40:15

台股指数11月底超越港股,或成为两地日后经济发展的前兆。1992年港股指数超越台股,此后多年台湾经济虽未衰退,但与邻近地区相较,发展确实失色。没想到30年后,台股居然超越了港股。

台股、港股于2018年,指数相差2万2000多点。当时若有人预言,日后台股将超越港股,绝对是痴人说梦。近年来台股指数从8000点涨至1万8000点,而港股同时则是从3万3000点掉到1万6000点,台湾增长、香港衰落的事实,两相对照,让人感叹。

1992年港股指数超越台股之际,台商大举前往中国大陆投资,当时许多台湾人认为,台湾地狭人稠、天然资源匮乏等等,未来的机会都在中国大陆,于是争相登陆发展。原先对大陆怀有戒心的台商,得知同业在那里获得许多便利、工资又低,纷纷争先恐后前往大陆。台商资本外移的后果,便是台湾内部投资不足,传统产业未能顺利升级,造成部分产业空洞化等恶果。

不过那时候台湾刚解除戒严,社会焦点是政治改革、深化民主,清理过往戒严时期的各式社会束缚,开放言论自由和党禁、报禁等等,1996年首度举行直选。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胜选,政权和平转移,首度政党轮替尚称顺利,完成政治改革。后来民主发展总体还算良好,然而经济发展相形见绌,以致社会上出现一股“民主不能当饭吃”的说法,认为只要能让人民赚钱,专制统治也还好。

倘若两岸交流顺利,大陆持续改革开放,甚至逐步展开政治改革,许多台湾人并不排斥统一,甚至认为统一是无法抵挡的宿命,前提是确保安居乐业,生活方式不变。所以香港回归之后的发展,一直备受台湾人关注。

香港回归之初,确实“马照跑、舞照跳”,港商陆续北上,为大陆引进资金、技术,港商也发展得不错,堪称双赢。可是回归多年后,一国两制终究发生重大矛盾,原本对政治冷感的香港民众,因反送中集结,爆发一连串抗争,引发国际同情。香港剧烈的抗争并未撼动当权者,凸显北京掌控香港的决心,以及一国两制无法长治久安,只是一国一制的过渡。香港终究得洗掉洋气,成为一个全然中国的城市,融入中国大陆却失去世界,日后的竞争对手将是上海。

尽管中国大陆近来经济数据不佳,不过实力依然雄厚。香港若能在融入之际,找到独特定位,东方之珠或将另现光辉,未必前途黯淡。只是在金融业、外商陆续离开之后,香港的经济支柱势必转移,且必须解决产业空洞的问题,比如上世纪80年代纺织相关行业曾有20万从业人员,至2021年,据统计只剩下1500人。纺织业自然是大举进入大陆继续发展,老板依然生意兴隆,可是未能随之移动的劳工,有些必然失业,因而产生许多社会问题。港府若能整合本身优势,成功扶持新兴产业,提供优质、大量的工作机会,香港的发展潜力依然不可小觑。

台湾在台商回流后,尽管看似多了一股增长动能,不过亦有经济结构过分偏重电子业的隐忧。2024年就职的,必须决定台湾未来的发展方向,眼见香港近期的落寞,显见靠向大陆未必带来飞跃成长,统派论述在台湾逐渐缺乏吸引力,维持现状才是主流。至于要维持多久,时间不是问题,反正台湾不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70多年了。

台股指数超越港股,到底是一时的短暂现象,抑或预示两地日后的经济景观,只能留待日后检验。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中国台股指数超越港股 是新的经济风向球?”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