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京的梗,折射出的问题-中国讯息网

安徽南京的梗,折射出的问题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7610 发布时间:2023-12-08 11:05:07

临近年底了都,但最近深圳的一个法院又闹了个大笑话。裁判文书网居然出现“安徽省南京市”文件,在“申请执行人所住地”一栏把南京划给安徽,江苏和安徽的网友也开始了徽京的调侃。

根据很多媒体的报道,卦哥家发现这次的低级错误是两份深圳某法院的裁定书,案子是深圳和南京的企业之间的纠纷,网民对案子的内容不关心,对申请执行人的住址比较关注,因为一个是“安徽省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一个是“安徽省南京市玄武区”。

江苏的省会其实是南京,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地理是这样的。现在法院将南京弄错“判”给了安徽,让徽京的说法再次火了起来。很多网民表示有关部门可以从新划分区域了,而安徽的网友也说早就觉得南京是安徽省会。

也有理性的网友表示,大家日常调侃说着玩就可以,法院这样玩有点意外。法律是极其严肃的,应该是最严谨的,层层审过的文件出现问题确实不应该。

而当事的单位也说,事情是真的,这个问题是工作人员弄错了。并且已经开启了处理,也修改了错误的地方,并且会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事情到这里基本就这样了,因为公务人员都是铁饭碗,基本就是不痛不痒的处理。

其实弄错法律文书不是第一次了,2年前南京的法院自己都怕自己“判”给了安徽。卦哥家在网上搜了下,安徽省南京市的表述有几十个,多个地方的法院都出现过错误。

一次两次嘛老百姓可以理解,但几十次其实实在是让人有点惊掉大牙,严谨的法律部门居然这么不认真?事实证明,“徽京”这种说法,可能也已经深入人心。

在2年前的时候,安徽马鞍山通知做核酸时候就说“南京是省外,要做核酸”,而南京到马鞍山的高铁才15分钟。

在裁判文书网上,也不是只有南京被弄错,还有很多其它地方被判错地址的。网友统计了下,比如甘肃银川、甘肃西宁、青海兰州、青海银川、湖北张家界等都存在。

徽京的说法其实也有来历,这里要从古时候说起,卦哥家给大家唠唠。

南京呢在古时候从明朝开始就是安徽和江苏的共同省会,在清朝时候是江南省,明朝时候是南直隶,下辖覆盖江苏和安徽及上海和江西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徽京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说起来的。

到康熙时候,江南省就一分为二,一个叫安徽一个叫江苏。分家后,安徽的省政府还在南京办公了很多年,1760年时候才迁到安庆。虽然现在南京是江苏的了,但它还是离安徽很近,这个没办法改变。而南京虽然是江苏省会,但是不在正中心,到苏北和苏南都有点距离,苏北的穷也是和省会距离远有一定关系,因为南京带不到苏北经济发展,而苏南因为靠近沪浙所以经济很好。

南京在距离上近,交通上也非常的给力。南京到苏北和苏东苏南都高铁车次很少,但到安徽的却非常多,地铁都修了4条到安徽的。安徽和南京正在打造大城市圈,京沪线直接让南京联通皖北和皖东地区,带动安徽这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而南京到江苏北部的交通越来越差,高铁车次也减少,城际大巴更是越来越少,中国绿皮车逐渐退出后现在也减少了南京到苏北的绿皮车,出现了尴尬的苏北到南京的交通难题。经济发展下行的当下,苏北也是穷地方,地方政府也没钱继续投资该地区的交通建设,让群众出行也出行困难。

南京作为省会处于的特殊位置,不仅带不动苏北,反而去带动安徽经济,这让苏北地区处于很尴尬的地位。

地理的优势,让南京成为了很多安徽人就业的首选地区。民间有个说法,就是安徽人要是罢工一天南京就要瘫痪。大量的安徽人在南京就业和从政从商,南京931万人口中流动人口有441万,而安徽人占130多万人,还不包括已经定居的安徽人。

南京的历史问题,到现在的现实,大家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几百年后,人们的心里徽京还是具有影响力。

对这次的笑话,网民基本就是当茶余饭后的笑话,但官方却认真的进行了对待。卦哥家上面写了,深圳的法院已经说要处理,另外江苏的报纸也发文批了深圳法院的低级错误,文章表示:“从技术上说,可能导致一系列差错,给相关方造成困惑与被动,甚至诱发严重后果;从影响上说,也必然留下难以改写的印记。法院文书的质量直接体现人民法院司法能力,必须以权威性和真实无误的面目示人,才能向公众更好地传递关键信息。”

中国著名的网红股民胡锡进也表示:“让责任人深刻检讨有必要,但是对这样的文字错误‘严肃追责‘就免了吧。“如果这样做是为了向舆论交代,就更不必了。‘安徽省南京市‘这样的错误大家只会晒出来一笑,福田法院不必对此事太过认真,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公正审判上,确保每个案子都判得合法合理。不出错判的案子比不出‘安徽省南京市’这样的文字错误重要得多。”

网民也认为,这种笑话也不是第一次了,也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老百姓笑一笑就行了,让大家也觉得司法不是那么严谨,也有乐趣的一面,没必要上纲上线。

区域现状很难改变,也是当下南京和安徽直接的尴尬处境,这次的笑话也不是故意的,即使说要严肃处理但也很难改变大家对南京的看法。如果要较真的处理,还容易让本来没啥大问题的事件变的更不可收拾。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安徽南京的梗,折射出的问题”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