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已成中国房企销售最关键要素-中国讯息网

“声誉”已成中国房企销售最关键要素

作者:谭浩俊 阅读量:5826 发布时间:2023-11-08 00:20:42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1月至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显示,百大房企前10个月销售总额为5.3万亿元,同比下降13.1%。受市场调整影响,房企销售排名也发生不小的变化。在去年的首10个月销售榜中,销售额前五强分别是碧桂园、保利发展、万科、中海地产和华润置地;今年则变成了保利发展、万科、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和招商蛇口。

不难看出,保利发展、万科、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继续稳坐前五交椅,碧桂园则从第一退到了第七,销售额同排名第一的保利发展相比,也少了1600多亿元,这样的变化还是非常大的。导致碧桂园排名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碧桂园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给企业的市场形象带来比较严重影响。殊不知,前六个月,碧桂园的销售排名还在前五强之列,8月退到第六,9月就退到第七,还会不会继续后退,实在难以预料。

前几年一直位居销售排行榜前列的中国恒大,在暴雷后也是排名一路下跌,还曾有过进不了排行榜的现象。在今年前10个月的排行榜上,中国恒大也仅排名第22位,销售额不足保利发展的六分之一。原因也很清楚,暴雷带来的市场信誉大失,消费者信任度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甚至已出现信用严重透支现象。这样的格局,显然严重不利于企业走出困境和回笼资金。

又如另一家房企巨头融创中国,前些年在销售市场也一直盘踞排行榜前列,2021年还高居前三位。但是去年以来,也受到资金链紧绷影响,市场形象受伤害,销售状况大不如前;在今年前10个月的销售排行榜上,排名已落至第17位,销售量也只有保利发展的五分之一略多,销售形势很严峻,对企业流动性影响很大。

这也意味着,“声誉”已经成为房企在销售市场地位的最关键要素,也是最重要砝码;维护企业声誉,不让企业声誉受损,应当成为房企最重要、最重视、最应关注的。保利发展、万科、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等能够保持在销售排行榜前列,与市场形象没有受到伤害、信誉能够保持、消费者信任度得以维持有着密切关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些年房地产销售排行榜上,没有受到过多关注的房企,却在今年的排行榜吸引了市场眼光,如招商蛇口,前几年都在10名左右徘徊,今年已进入前五,把碧桂园挤到后面,原因也在于没有负面新闻缠身,没有出现信誉问题。此外,像建发地产、华发股份等,过去都在15名以外、20名以外徘徊,根本没办法与碧桂园、中国恒大等抗衡,如今排名也都大大前移,建发地产更是进入前10,根本原因也是没有被负面新闻缠绕,没有出现资金链断裂消息。特别是华发股份,近期又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向控股股东及其他投资者增发股份,募集了50亿元资金,以应对市场变化。

事实也是,在市场火爆时,不管是大房企还是小房企,都不愁销售,不愁资金。画张饼,就能资金源源不断而来,银行会给,购房者会买,其他投资者也愿意投。甚至有些房企销售的商品房,问题很多,仍能销售一空。但是市场进入低迷之后,所有的矛盾都会在瞬间爆发,银行不敢贷了,居民不敢买了,投资者不敢投了,资金链也就越来越紧、现金流越来越少,最终发生暴雷。

资金链断裂并不是最可怕的,销售不畅才会要了企业的命。暴雷的企业,最根本的还是销售出了问题。特别是碧桂园,原本现金流还是比较充裕的,就因为恒大暴雷,导致整个市场销售出现严重问题,也让碧桂园这些布局比较广、规模比较大、需要资金数量非常多的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局之中。但凡市场销售状况好一点点,碧桂园也不会资金链出现风险。资金链一旦出现风险,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对房企来说,要想确保不出现风险,就必须十分爱惜声誉羽毛,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确保信誉不失,确保市场不出现失信方面的负面消息,确保广大居民对企业的信任不降。房企该如何去做呢?降价售房,畅通现金流,维护企业信誉,可能是唯一出路,也是最具效率的方式。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声誉”已成中国房企销售最关键要素”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