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国内股市疲软、地缘政治风险和货币贬值感到失望,中国投资者正将资金投入到海外资产敞口的投资产品中,这也将有助于他们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零售资金已涌入根据合格国内机构投资者(QDII)计划发行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共同基金,这是中国资金投资海外的少数渠道之一,这让这些基金的管理者在严格管理的计划下争相获得更多配额。
分析师表示,那些投资QDII产品的投资者不再满足于呆在香港股市附近,而是在中国经济陷入困境之际,寻求能够进入美国、日本甚至越南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资金。
卦哥家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今年共有创纪录的38只QDII基金推出,超过了2022年推出的31只。自去年年底以来,对美国股票的需求已经出现,今年由于回报丰厚而有所加强。纳斯达克ETF卖得异常好。
大约1655亿美元的QDII总额度几乎用完了,而且随着国内投资者寻求替代国内股票和房地产价值下跌的方案,对更多QDII的需求也在增加。
资金一整年都在离开中国大陆,不仅通过QDII基金,还通过其与香港的股票通和债券通联系,这使当局稳定人民币和重振信心的努力变得复杂。
蓝筹股CSI300指数是今年全球表现最差的主要指数之一,在2022年下跌22%后下跌了约2%。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了5%以上。
相比之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4.3%,纳斯达克指数上涨约30%。
资产管理公司发现,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在批准更多QDII配额方面进展缓慢,今年已经两轮批准了58亿美元的配额。
蚂蚁金服支持的天弘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三款QDII产品,授权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海外高端制造业股票和海外电动汽车股票。今年,其在越南投资的基金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计划推出新QDII产品的天弘在7月份获得了1.2亿美元的新QDII额度,低于预期。许多资产管理公司最近都觉得自己的离岸投资额度不足,想要更多,QDII额度的发放已经放缓,作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努力的一部分,监管机构可能会阻止海外投资。
据说中国已经要求国内贷款机构通过债券通减少资金外流,预计资本外流可能会创下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与2015年人民币贬值期间的大规模资本外流不同,这是由那些灰色地带交易推动的。
这一轮主要是通过合法渠道,这次不是外资抛售中国股票,而是中国投资者的对外投资。
QDII计划于2006年启动,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企业(QDLP)计划一样,它仍然是中国内地投资者的主要对外投资渠道。
卦哥家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需求旺盛已使QDII共同基金的总规模首次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根据卦哥家的数据,截至7月,市场上共有255只QDII共同基金。
最大的QDII ETF之一广发NASDAQ-100 ETF的管理资产(AUM)在上半年跃升48%,达到170亿元,而其他一些受欢迎的QDII基金,如易方达的标普信息技术指数基金和标普500基金,今年早些时候不得不暂停认购,以控制其基金规模。
摩根对离岸基金的兴趣不断上升,并将于9月推出一只新的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基金,此前其专注于日本的股票基金在2023年上半年增长了两倍多。
从长远来看,相信由于在岸投资者的全球多元化需求,这种兴趣将持续下去。相信印度将成为下一个中国,由于与美国和俄罗斯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印度处于更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