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访问北京期间,会见了不少中国经济的官员,其中潘功胜几天前刚刚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在她访问结束时,有一件事很清楚:谁现在牢牢掌控着央行。
美国财政部长周五与中国人民银行现任行长易纲会面,美国财政部长为期四天的访问过程中产生了不确定性,美国官员称此次访问为“非正式”交流。
耶伦在离开北京之前表示,潘功胜是代理行长,但中国尚未使用过这一头衔报道,但我当时确实会见了代理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我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
潘功胜上周末晋升为中国人民银行党组书记,引发了人们对他很快将担任行长头衔的预期。
易纲已达到部长级官员65岁的官方退休年龄,他在3月份的连任被一些人视为中国经济机构重组期间的权宜之计。虽然他目前仍保留行长职务,但本月早些时候,潘升任后,他从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的职位上退休。
耶伦在访问期间只与易纲举行了一次会面。此次交流后,财政部发表声明称他为“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
周五晚些时候,在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正式访问时,她受到了潘功胜和副行长的接见,引发了更多关于未经宣布的晋升的猜测。通常情况下,外部客人将由央行行长接见。
耶伦推动稳定关系的最重要会议是周六与副总理何立峰及其经济团队的五个小时谈话。相反,潘与财政部长刘昆和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厅常务副主任韩文秀一起出席,很明显的发出了关于谁在主导中国经济的明确信号。
传统上,一个机构的党委书记比其行政首长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虽然这可能会让美国官员不清楚谁才是央行的真正负责人,但在耶伦访问期间,财政部并没有提及潘的党魁头衔。
在周六的新闻稿中,中国人民银行称潘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该机构管理着中国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潘担任行长的任命可能需要得到人大常务委员会的批准,该委员会通常在每个偶数月月底召开会议。该协议可能会将他的正式任命推迟到八月底,尽管该小组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举行临时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