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的优先级早就不是排在最靠前的位置里了。
在豆瓣上看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帖子,女生跟男朋友因为对未来选择的不同,和平结束了两年的感情。
开始两个人都是在女生的家乡工作,后来男生家里人托关系把他调回了自己老家城市的同一个系统,回到家他会有更好的晋升空间,家里也给准备了房子。女生在自己家同样也是有车有房,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朋友圈。
女生很理性,她说如果此刻是自己是20岁出头,可能还想争取一下。但她已经马上要奔三了,在家乡有父母有亲人,还有随时可以叫出来喝酒的好友,更无法一下子放弃自己经营了很久的工作和生活圈。
加上她是个悲观主义者,不相信爱情可以长久,担心去对方城市一旦过得不好,就没有退路了。
而男生无论是从未来发展来看,还是父母的意愿,回家都是最好的选择。并且想要结婚的话,双方父母都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对方在自己家这边定居。
所以留在家乡对于各自来说都是最优解,谁都无法阻止对方去奔赴更好的人生。
这段感情必定会走向be,这件事两个人在很早之前就心知肚明。但因为彼此还互相喜欢,不舍得分开,还是谈了这么长时间,在最后一刻才分手。
评论里有些人会觉得,说白了两个人还是不够爱,如果足够爱的话就可以想办法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在我看来,这不是不爱,恰恰是理智的爱。两个人都没有错,不好的是现实而已。
比起盲目追爱的学生时期,进入社会之后,人都会变得更有自我、有主见和规划,更清楚人和人之间的界限。
勇敢追爱的人值得钦佩,但紧握最可控幸福的人,也可以被理解。
这样的爱情故事不断在年轻男女身上重演,我也有过相似的经历。
跟比我小几岁的前任谈到第二年,有一天他忽然对我说家里要安排他出国读书,并且因为他家人都在国外,毕业之后应该也不会再回国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一晚上没怎么睡好。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只是为了一段爱情就远赴他乡,放弃现有的生活,而他出国之后我们的人生轨迹也很难再重叠。于是思考了一整晚,我对他说那不如就分手吧。
他说不想跟我分开,哪怕相处的时间所剩不多。我们聊了很久终于决定,在他离开的那一刻再说分手,把这段有限定期的恋爱继续下去。
从那之后的每一天都是在倒计时,经常约着约着会本来挺开心的,可一想到这种快乐只是很短暂的情绪立刻又会down下来。他安慰我说,与其为未来难过,不如趁着此刻多去感受在一起时的快乐。
老实说,那段时间的确很开心,因为知道这段感情会随着他的离开而宣告结束,我们反而更加珍惜彼此。
我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对对方说了很多话,做了很多事。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他临走的前一天,我们在一起待了一整天。晚上他把我送回家,在楼下我们正式向对方告别。为了不让自己心软我装作轻松地快步往前走,正要拉开单元门的时候,听到他在身后小声叫我。
那是他第一次叫我的大名,我转过头看着他向我走来,一把将我搂进怀里,嘴里念叨着“我好舍不得你,但是对不起”。我拍了拍他的后背开玩笑说“再这样我可就没法忘了你哦”,眼泪不知不觉滴了下来。
分手后我也会经常在午夜梦回时想起这段感情,说不遗憾是不可能的,但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因为结束而难过,要因为它发生过而欣喜”。不是一路人,有幸并肩走了一段路,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几个瞬间就够了。
以前总是觉得爱情比天大,爱可以抵万难,爱不该为任何事让渡。现在觉得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成为怎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第一次看《爱乐之城》,完全不理解男女主的选择,既然互相喜欢,为什么不能一直互相支持。二刷的时候才更能理解,两个人都有梦想,成全彼此才是最好的结局。
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既要又要”的好运气。我们都不希望回望人生,会因为为了跟对方在一起而放弃自己想追求的东西感到后悔,也不愿意对方为了自己而放弃本来更有发展的那一条路。
所以忠于自己就是最好的选择,以后的事交就给命运来安排吧。
当然,也许无论我们怎么抉择,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后悔。但《奇葩说》里大王的那句话我很喜欢“如果最后我们都将面对遗憾,那至少让我们保留着自己闪光的人生吧”。
至于那段没有结果的关系,停留在最好的这一刻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