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拥抱人工智能 率先被淘汰-中国讯息网

率先拥抱人工智能 率先被淘汰

作者:谭浩俊 阅读量:7463 发布时间:2023-04-12 22:41:37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突破,预计全球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它还以美国为例,依据具体行业细化分析,显示办公室和行政工作中可自动化的工作比率为46%,法律工作为44%,生命、物理和社会科学领域为36%,商业和金融业务为35%。相反,对体力要求较高的职业或户外职业受影响较小,如建筑和维修工作、清洁工作等。

不难看出,受AI冲击较大的,都是一直被看作“高大上”、与AI贴得最近,也是最早接受AI、使用AI技术、拥抱AI的行业。如行政工作,当AI刚刚进入现实生活时,可都是欣喜若狂的。AI能够快速进入经济社会生活,被广泛运用,出现那么多的投资者和企业,都与办公室和行政人员的推动密不可分。

再如法律、金融、商业领域,也是最早接受AI的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AI的渗透效率最高、渗透速度最快,替代率也最高。就算起步时表现得没有那么智能,比起人工来,也是效率高得多。实践也反复证明,当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时,人们对科技成果接受度最高时,也是被淘汰最快的时候。运用新科技成果最多的行业与领域,则是淘汰率最高,被替代性最强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正在被AI追得气喘吁吁,随时可能被淘汰的行业和领域,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是替代速度非常快的领域。如金融、保险领域,近年来从业人员总量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的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570万人,较2021年底的641万人减少了71万人。显然,除了业务扩张受到市场影响之外,与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先进技术的运用、AI等的替代也是关系非常紧密的。

这也意味着,当年为AI等进入经济社会生活欣喜若狂的行业,如今都成了AI的牺牲品。科技的进步,不可能都是正向作用,也会有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和阻碍科技进步,却要为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默默承受、敢于接受,并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业内人士指出,AI在快速替代人类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这当然是实话。每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到来时,都曾担心会造成大面积的失业。最终,新业态、新岗位、新工作的诞生,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对就业的担忧,且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因此,对AI的腾空而起,行业专家也建议,不要太过恐慌,乱了阵脚。

话虽如此,当AI真的来到身边,要说不紧张,那是假话。关键就看对AI的适应能力。因为AI并不是万能的,那些不被AI看在眼里,或者AI的能力达不到岗位和工作,仍然离不开人。建筑、地面清洁和维护部门只有1%的工作易受自动化影响,安装、维护和维修工作,也只有4%的工作可能受到影响。也就是说,真正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不高的行业,在AI的进攻中,反而是最安全,最具备与AI抗衡的条件。只是这些岗位,被AI淘汰下来的人愿意去从事吗?

应当看到的是,既然AI是通过效率将人从现有岗位淘汰掉,能否通过减少劳动时间来稳定就业呢?譬如将现在的一周40个小时工作时间,缩短为30个小时,让每小时的工作效率提升,以便有效增加就业人员?此前的技术革命不也带来劳动时间的减少吗?这当然须要探讨,但不失为一种方式。否则,就业确实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率先拥抱人工智能 率先被淘汰”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