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情绪在这两天波动较大,所以今天下班特地走着回家,夕阳余照下从路边的绿道慢走,顺道在附近的小超市买了些水果蔬菜。
往回走的时候,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孩,在绿道边和我面对面擦肩而过,抓住了我的视线。他虽然不是多么的帅气,但是气质很好,穿着洒脱的运动服,长发被风吹过像是演奏音乐。场景让我的思绪产生了变化,突然就邂逅了过去的青春。
当然男孩也没看我一眼,因为大家都是路上的一个过客,不就是一个普通老男孩而已。可是那青春的背影,还是让人回想起来自己青年的时候。
没错,年轻在漫长的青春之中,是不会想到自己十年二十年后什么样子的。不说十年了,连三五年都是很漫长的。可是,随着时光流逝,忽然就要进入到了而立之年,回想走过的路,在依稀如梦的岁月中,你还依稀记得曾经风华正茂的景象。
年轻时候往往对沧桑没有一点意识的,因为年轻时候面对了很多未知,但岁月过去的是已然。
疫情浪费了时间,让生活彻底改变。时间流逝的感觉不是慢,而是更快,悲伤悠长,衰老速度自然加快。要不是这些年因为疫情不停折腾,三年的日子我们应该去世界各地旅游,走过祖国大好河山。但现在人们对出国旅游已经没兴趣,大家也很难以置信,这个在人们心里的疙瘩什么时候才能解开?
当最近对天下事关注不在多时候,自己开始思考哲学和人生意义,读书、听音乐、看日落、看秋叶飘落也是值得往后回味的生活。这三年写了数百篇文章,有社会时评也有经济观点,最近也在闲暇之余思考新闻文章和言论之中自由的边界。
在新闻之中,每次有争议的社会大热点,媒体的尺度就会太紧。而卦哥写文追溯起来十年有余,新闻文章写作也有七八年,我发现言论的尺度就是新闻人一步步试出来的。
比如要求你的尺度只有8分,文章写时候可以尺度写到9分,发布成功基本没问题。而要是你担心不能发,就写6分7分,最后你能得5分就不错了。
归根结底,尺度就是一点点试探然后不断增大的,其中对作者来说就是不能自己设限。今年卦哥家的时评文章,对于热点的话题发的较多,新吸引了很多朋友关注。我不像一些号,发文就是表面说一遍没有任何深度,无法引起社会思考的时评无任何意义。
世上也没有必然正确的真理,真理是在不断的批判之中才可以发现的。自己也要自省和批判自己的想法,如果固步自封,人是不会进步的。在现在人人皆可输出的年代,知识分子更要有自己的良心,不能随大众只为蹭热点妄想一夜爆红。
写新闻文章只是我生命中占很短时间的日子,但是这是我的青春中最重要的岁月,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我的青春之中。内心之中,脸庞之上,都已印在其中。往事如烟,那夕阳下青春的脸庞,就这样的随风而去,也没回头看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