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每当提到南亚大水灾,人们总先想到孟加拉,一个几千年来,幸福和悲惨命运,被河流和雨水决定着的区域。
它是典型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是世界上雨水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更要命的是国土的绝大部分属于低洼三角洲,由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形成。大水来时,几千里平川上,人畜都无处可逃。
巴基斯坦则是另一个反差,雨季很短,面对的更多是干旱问题。谁能料到,如今竟遭大洪水肆虐。这两个月来,雨一直下个不停,这是前所未有的。全国三分之一面积正浸泡在水中。要知道,巴基斯坦可不是小国,它有近80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一,比整个孟加拉还大啊。灾情方面,已有3000多万人受影响,死者超过1200人。
其实,拜极端气候所赐,巴国近几年也开始更频密出现洪灾。2010年那次最严重,死了2000多人,祸源也是截至当时破纪录的降雨量。
巴国已向国际社会发出紧急援助请求。对于4月刚在一场政治斗争中上台的谢里夫联合政府来说,天灾无疑是祸不单行,因为国家的经济形势早已告急,包括通胀率已达双位数,外汇极其短缺,偿债出现困难。此外,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和粮食不安全连锁反应,以及洪灾过后,必定有更多百姓陷入疾病、饥饿和贫困深渊中,都是一大串无解的难题。
国际援助是必须的,提供了短期的部分答案。但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洪灾,以及反常的高温、干旱现象,则是源源不绝的长痛,并且人类苦无对策。还有终极的大洪水——海平面上升,威胁已越来越真实,它不是一万年以后的事,而是在很多人的有生之年,会渐渐看到。
很多的天灾其实细究到底还是人祸。但又不是谁惹事,谁受罚,或者得做出弥补,而是隐藏着深层次的不平等。
国际美慈组织(Mercy Corps)的巴基斯坦主任法拉诺琳就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场人道主义灾难再次证明,对全球变暖贡献最小的国家是受害最大的国家。”巴国排放的温室气体还不到全球的1%。
又如,南太平洋那些可怜的岛国,在被海水淹没的一刻,你认为已经排放了两个多世纪的西方工业国,会派出方舟,把岛民都接到自己的国家安顿吗?这相信是一种奢望。
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说法,即自然界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它对众生万物没有偏私。但眼下由人类组织的社会,不是这样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