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2.0隐然浮现-中国讯息网

阿拉伯之春2.0隐然浮现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5416 发布时间:2022-04-22 19:54:06

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禁售,导致油气价格高涨,而乌克兰与俄罗斯是全世界粮仓,黄豆、小麦与玉米因战祸减产,或者无法出口,粮价也大幅攀升。

能源与粮食是民生必需品,双双暴涨,对于仰赖能源与粮食进口的国家,是致命冲击,据估计,在经济已发达国家,有60个国家的通膨超过5%,大多数开发中国家的通膨更高达7%。

对政治制度上轨道的已发达国家,往往就反映在选举中,执政的政党与领导人,被选民所更替,而在政治制度不上轨道的国家,民众的怨气就借街头抗议,甚至暴力革命展现出来。

俄乌战争爆发后,曾经举行过的几场选举,凡是与俄罗斯合作的国家,获得低廉的油气供应,执政党轻松过关,匈牙利与塞尔维亚都如此,但加入制裁俄罗斯的国家,如法国总统选举,主要的选举议题,并不是争辩法国对战争的立场,反而是民众的购买力,这正是极右派候选人勒庞受到欢迎,进入第二轮决选的原因,她提出的不再是移民问题,反而是如何抑制物价上涨。

同样的,美国选民也对拜登在乌克兰战争中的表现并不在意,45%至49%对拜登处理乌战不满;只有42%给他肯定,选民在意的是经济表现,尤其是目前油价所驱动的通货膨胀,这将是年底期中选举以及2024年总统选举的主轴。

但在发展中国家,通常愈贫穷的人民花费在食物的比重愈高,因此当粮食价格上涨时,一般人民的感受最深,粮食价格高涨,首当其冲的就是仰赖乌克兰粮食出口的北非、中东、东南亚等国家。

独裁国家往往经由补贴粮价与油价,赢取人民的好感,换取对其独裁统治的默许,国际粮价与油价一旦飙涨,这些国家没钱来做更多的补贴,一旦终止补贴,人民的怒气也随之被撩起,这就是11年前阿拉伯之春革命的教训。

若以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的Food Price Index当作基础(100),2011年阿拉伯之春革命时,粮食价格指数最高来到131.9,在当时创下历史高点,主食成本飙升,阿拉伯世界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示威,最后推翻了六个国家政权。然而,今年4月8日公布的3月最新粮食价格指数却飙涨至159.3,较2月成长13%,创下历史最高点。

《经济学人》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为基础作出的分析,全球至少12个国家未来一年可能无法偿还债务。不少新兴国家的粮食开支都占消费者支出超过20%,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此数更在40%左右,俄乌战事对全球粮食价格的推升作用,影响将尤其严重。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 阿拉伯之春2.0隐然浮现”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