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政府非常忙,不仅是为了疫情,也还有辟谣。疫情爆发后,种种传闻铺天盖地,真真假假已经让老百姓无法区分。因为开始时候很多人信了辟谣,但最后信了的人吃了大亏,没有囤物资和在家待着,但没想到一轮又一轮后还不能出门,粮食也短缺。
卦哥家觉得,在谣言肆虐的社会,让大家更加强大的,并非是压制各种舆论,而是要区分这些动机。
现在火爆的各平台基本已经把人群分化,根据卦哥家财经的观察,如微博的主力基本是中高等收入群体,抖音的主力用户是二三线城市和文化层次不高年轻人和年纪大的,快手等其他平台属于文化低的和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群体。
因为我们国家过去教育实力不足,导致当下中老年群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新青年群体文化高但又集中与B站和微博这些地方。而谣言各种舆论从新青年们所在平台无法有市场,只能去次级市场寻找存在感,也就形成了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有些谣言为什么会在低端平台蔓延的原因。
其实卦哥家认为,只要各平台的用户提高分辨能力,就很容易能理解一方的信息,也肯定就能理解另一方的信息。在信任之前,可以去百度知识平台查询真实性。
人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群体中热门话题交流的社会需求,能在短时间内解读事件的各种内容往往很受欢迎。卦哥家从事新闻行业多年,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每次发生重要事件,都希望第一时间解读这些变化,让用户可以喜欢看。
舆论领域也是这样,哪一方能迅速传播对自己有用的观点,就等于给自己一厢票。辩论赛开始时,已经完成了招兵买马的工作,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立场,站在自己的这头的人很多,所以他们的势头会压倒对方。中国社会自古就是法不责众,所以大多规则也是谁人多声音大谁最终有理,这是舆论领域自古的游戏规则。
很多人最近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app收到了各种短视频和事件文章推送,其实大部分都是事件舆论场的门票,都是提前划好立场。这些短视频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文章内容也无中立观点,往往语言锋利。冲突可以快速简单地区分成2波人,让看到的人产生情绪,最后自觉分享出去。卦哥家就发现不少公众号文章,就犀利的批判后,就可以快速获得巨额打赏,其实文章没有任何重点。
如中美问题,同意中国的反美派和同意美国的疑中派是一样的,不幸的是,二元分化的思维模式在社会上上下落实。即使普通人通过表面理解获得讨论的门票,包括不同领域的媒体人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一样会进入焦虑的陷阱,把本身简单的问题用社会对立给复杂化。
令人担忧的不是观点的多样化,而是因为生活经历、语言和背景使观点被意识形态化。在文化层次多样化的中国,不同身份识别之间的差异将被放大,这促使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选择某个立场。最让人害怕的是,即使比较理性选择中立的人,也会因为事件开始就进行了身份认同,被迫归类到其中的圈子。
如今,中国社会上最明显的两种对立是中美之间的问题、俄罗斯该不该打乌克兰的问题、骂国足需不需要有度的问题。
自特朗普时代以来,中美之间简单的二元对立引发的激烈舆论竞争从未中断过。在更注重美国民主和自由意识形态的民主党总统拜登时代,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加深到了很多方面。
最真实的民间感受是一年多前的疫苗纠纷,当时美国和欧洲开发的mRNA疫苗和中国的疫苗哪个更好的问题,引起全社会争议。最后争议结束不了了之,因为我们全民都用的国产疫苗,复星医药引进的mRNA技术疫苗2年马上到了还没有被允许国内审核通过使用。
事实上,国际冲突和对立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必需有对错。朋友的朋友不一定是朋友,朋友的敌人可能不是朋友。在一个复杂的多边世界里,只有知道自己的利益,需要明确表达的是基于自己坚持的原则,而并非跟朋友一样进行选择站队,这才是最靠谱的出发点。
前不久有人说新冷战时代即将开始,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过去1月也提醒我们,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这是由于过去几十年世界的和平发展造成的。这样一个高度链接的系统几乎不可能被打破,战争在未来世界很难发生。
在过去的两周里,美国的金融体系和跨境支付体系几乎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的制裁,以及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沉重打击表明,全球经济的命脉仍然控制在美国手中。就像卦哥家公众号前日发布的关于新一带一路文章一样,乌克兰战争让中国也损失蛮大。过去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经济体,包括中国,都是开放的最终受益者。美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在另一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上,控制住了普京的金库,我国也被迫答应与美国沟通俄罗斯战争问题,这些都清楚地解释了当下的国际现实。
尽管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存在许多问题,但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在短期内与美国完全脱钩。即使在中长期内建立一套与现有制度竞争的制度,也必然会经历长期的颠簸,不能保证它不会产生其他问题。
我们不想看到乌克兰的侵略,然而这场战争并不像普京想象的那样能够依靠绝对强大的军事力量迅速粉碎对手,而是展现了不讲理的力量本身的许多缺陷,这是对全社会认同的公理重要肯定。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战当然不是我们面临的最后一场战争,也不是最后一场舆论战争。让我们更强大的不是压制这些舆论,而是区分不同舆论的动机。引导舆论的教育水平高的中国人还是多一些,只要让这部分人能理解一方的信息,他们就能带动低文化群体理解另一方的信息。
社会每次在全球遇上大问题时候,三观就会撕裂,舆论场对立就会产生。当下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处处可见旗帜鲜明的表态,有人为俄罗斯喊冤,有人为乌克兰哭泣。有人支持清零居家度日,有人觉得应该躺平外出谋生。当下中国的对立问题,已经从疫情前的中医、狗肉、转基因转向中美之间的问题、俄罗斯该不该打乌克兰的问题、骂国足需不需要有度的问题。
在当下全国各地都在忙着防控疫情的时候,政府资源非常繁忙,舆论场在添把火的话对社会的影响比疫情更可怕。特别各地的造谣问题,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一直别列为全国模范都深受其扰,不断解释辟谣但上海网民之间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两派对立面。
舆论的一团糟,各方势力争论后让一方势力已经不听信官方辟谣,造成大量囤积物资情况,已经导致上海菜价疯涨。卦哥家朋友圈中在上海的各方人士,不管身价数百亿的大佬还是掌控数百人企业的创业者还是公务员,都已经被归类到了其中一方,小编只敢点赞不敢评论。不知何时,社会不知不觉变成了现在这样子。
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政府,负责引导舆论和引导社会向正能量发展以此降低社会怨气,当下情况发展到这个程度是有一定责任的。改善现状,还需在后面的防疫工作或中美问题和乌克兰问题上,让社会明白真实的是是非非,我相信为百姓利益为出发点作出的决策,肯定是可以让全民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