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不等于“中国” ——致联合早报编辑部-中国讯息网

“中国大陆”不等于“中国” ——致联合早报编辑部

作者:卜越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2-02-23 18:04:31

2022年2月12日,联合早报刊发庄慧良(台北特派员)撰写的新闻稿:《中国大陆不满安倍晋三与蔡英文通电话》。文中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1月31日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电话,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昨天对此表示,中方严肃敦促日本个别政客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大陆主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赵立坚表示,台湾是中国大陆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坚决反对建交国同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同时也正告台湾当局,任何挟洋自重的图谋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刚看到这则新闻,还以为是大陆官员的表态出格。但经查询大陆官方及台湾媒体的报道,赵立坚说的都是“中方严肃敦促日本个别政客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中国主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到了庄慧良这里就变成了“损害大陆主权,......台湾是中国大陆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庄慧良是贵报驻台北特派员,想必并没有在北京新闻现场。

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台湾当局现在也是把“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同起来,当北京说“一个中国”的时候,台湾当局就解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几日,中俄两国元首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俄罗斯在声明中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招致台北“严厉谴责并严正抗议”。据报道,台“外交部”“对中国政府持续在国际社会妄称‘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做法”“予以严厉谴责”。中俄讲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到了台北就变成了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有对北京提出的“一个中国”污名化的嫌疑。

“中国”的本义是疆土中国。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一词的出现虽可溯及久远,但作为国名在国际交往中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其后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都是用“中国”作为自己的简称。1949年中华民国退缩台湾后,谁是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一度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问题,也是海峡两岸争执的一个焦点。

2000年8月前,北京主张“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要点之一。同时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属于中国。

2000年8月后,北京把“一个中国”的表述变更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因为政治语汇中没有“疆土中国”一词,上述表述的实际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疆土中国。中共最近的两任最高领导人的多次讲话都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且没有相反的意思表达。

北京对“一个中国”的新表述和以前主张的“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意涵是一样的。虽然强调台湾是疆土中国的一部分,但大陆也是疆土中国的一部分为不说自明的事实,因为大陆是中国疆土的主体。只是现在的表述更为全面,对台湾而言也更具亲和力。

从强调分歧到强调共识——北京对一个中国原则表述的改变,不代表其对台政策有了实质性的改变,而只是把强调的重点放在了历史事实及两岸共识上。如此,则把“一个中国”和“一国两制”分开。

在涉台敏感话题上,大陆低级别官员的讲话都会有出处而不能任意发挥。但个别引用也可能产生歧义。比如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这句话出自1972年2月中美两国发表的《联合公报》,其中说:“中国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这句话陈述的是一个事实:台湾在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被清政府划为单一行省,被日本侵占后,于1945年归还祖国。显然,这里的“中国”指疆土中国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外交、法律语言都要尽量避免模糊性。北京应当更严谨,受众也应当准确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更不能自行发挥。

                            2022年2月22日

补充:

2022年2月19日,早报刊发新闻稿《吴钊燮:台湾不想要战争但绝不会向大陆低头》,在说到中国大陆时,分别使用了“中国大陆”、“大陆”和“北京”。文中没有出现“中国”一词。

台湾媒体“ETtoday新闻云”同日以《不排除台海生变 吴钊燮:绝不会屈服中国武力威胁》报道了同一新闻内容。吴钊燮凡说中国大陆时,均以“中国”指称。

联合早报在涉台报道时,已把“中国大陆”与“中国”区分开。即便吴钊燮说“中国如何如何”,也“翻译”成“中国大陆如何如何”。

这才是可称道的严谨态度。

卜越 退休律师

在这里感谢卜越先生向中国讯息网投稿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中国大陆”不等于“中国” ——致联合早报编辑部”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