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打工父母回家上班”不能只靠“喊”-中国讯息网

喊“打工父母回家上班”不能只靠“喊”

作者:郭元鹏 阅读量:15958963 发布时间:2022-02-18 22:34:35

 春节假期后,是很多打工者工作变动的高峰期。一项最新数据显示,春节后超4%的人选择换城市工作。江西省赣州市发布《致留守儿童父母的公开信》、召开“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工作调度会、举办专场招聘会引发关注。业内人士指出,真正让留守儿童父母留下来,需要系统、持续地发力。(2月18日《工人日报》) 

  为了喊“打工父母回家上班”,江西赣州做的事情可谓不少:一个是,发出了饱含真情的《致留守儿童父母的公开信》;二个是专门拍摄了相关内容的微电影;三个是,举办了专场招聘会。这些天,江西赣州的“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系列行动引发关注。 

  其实,不仅是江西的赣州在喊“打工父母回家上班”,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不少类似的活动。比如,江苏沛县就开展了“万个岗位留你在家大型招聘活动”,县委书记吴昊在招聘现场喊话说:家乡岗位优越,何必东奔西走?比如,浙江宁波就开展了“家门口就业招聘会”。 

  为何全国各地城市都在喊“打工父母回家上班”?这里有一个深刻的背景。春节假期后,是很多打工者工作变动的高峰期。有的打工者选择回到去年工作的城市,有的则会在家庭和工作间做权衡。根据58同城、赶集直招《2022年返程就业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春节后超4%的人选择换城市工作。这对于“求贤如渴”的城市而言,显然是一次不错的“抢人机遇”。 

  “回家上班”和“家乡就业”的呼唤不可谓不是真情满满的,诚意满满的。但是,究竟是“远赴他乡”还是“留在家乡”,说到底能够“喊回来”的,依然是就业环境和岗位吸引力。 

  从起初的“南下打工潮”到如今的“想回家就业”是一种社会环境的转变。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打工妹》,背井离乡的人都是对生活渴望的人,都有着美好的期待,都有着幸福的期盼,都有着过上好日子的期许。选择背井离乡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假如有好的出路,谁愿意告别白发苍苍的爹妈?谁愿意远离懵懂无知的孩童?谁愿意过“牛郎织女”的生活?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真正让留守儿童父母留下来,需要系统、持续地发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经济的发展,这需要地方政府创造更多好的岗位,好的环境。当“在家就业”与“外出奋斗”的果实都是一样甜蜜的时候,“打工父母回家上班”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值得一说的是,江苏沛县的“家门口就业”效果十分明显,春节招聘会上,有8000多名外出人员选择了在家就业。原因就是当地经济发展了,企业众多了,岗位优质了,不仅工资在增加而且各种社保到位,创业就业政策优惠。回家上班,不能只靠“孩子喊”“政府唤”,说到底还是靠经济发展说话。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喊“打工父母回家上班”不能只靠“喊””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