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接获国家防疫部门通知,不批准出席下星期在北京举行的人大常委会会议。据悉,由于香港至今仍有不明源头本地确诊个案,因此他不获准出席,在港亦不会以视像开会。有传媒报道,早前谭惠珠亦因香港疫情关系不获准上京。
为何连人大常委也不能上京呢?疫情暴发了1年10个月,香港的防疫水平依然无法达标,如果“通关”或继续任由少数港人北上,将会成为全国的一个“防疫缺口”,并增加大陆受感染的风险。为什么直至今时今日,香港仍有“不明源头本地确诊个案”呢?
香港对海外国家的防疫漏洞百出,在毫无科学根据的情况下,早前准许部份已接种两剂疫苗的海外访港人士,只须作7天的隔离:
众所周知,即使已接种两剂疫苗的人,一样会感染病毒。接种疫苗并非只为了个人防疫,而是透过全民接种而制造出“群体免疫屏障”的效果。此外,疫苗对变种病毒的防御率大幅下降,据以色列当局公布,大概只有40%左右。
近日,西方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只到不足60%左右,且确诊个案不断攀升。据称,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已达83%,但于10月16日的新增确诊个案却有3348宗;7天平均有2995宗。很明显,这“群体免疫屏障”的构上,基本上是完全失败的。
隔离14天至21天的规矩是经科学验证的。由于早前一般患者的发病都在14至21天之内,我们才有这个隔离的要求。但港府凭什么认为接种疫苗后,可把隔离时间减至7天呢?这连一个科学上讲得过去的假设也没有!
海外访港人士的“指定酒店隔离”措施十分粗疏;获豁免检疫的群组也太多。香港的防疫系统,仅靠运气及访港旅客的自律:
香港的“指定酒店”没有真正做到“密封式管理”,相关酒店的餐饮部及商场尚可招待本地客人。酒店可在同一个厨房及以同一批员工招待隔离人士及普通客人。
指定酒店内没有任何执法人员把关。例如开房门时不宜开窗,不能伸头出房外等规定,都完全没有人监管。早前,还有隔离人士出走而一度不知所踪。港府的“指定酒店隔离”完全仅靠访港人士的自律,形同虚设。
港府至今仍容许一系列的“豁免人士”。例如,早前有外国明星及制作团队来港拍电视剧而完全不用隔离。此外,一直以来,各国领事及其家属都不用接受“指定酒店隔离”。他们只须作“居家隔离”而行踪完全不受监控。因此,早前有领事家属带病游走港九各区达7天以上,险酿成爆发风险。近日,17名榄球队成员回港后,居然在隔离期间获准可到京士柏运动场训练。这一系列的“豁免检疫”无可避免不断构成疫情输入的缺口。
港府对大陆的“健康码”措施的理解完全出错。“安心出行”形同虚设,至今完全无法追踪病毒。
近日,港府不断向大陆提出“通关”的要求,但自身的防疫系统却弄得一团糟。特首居然提出,只要返往大陆的港人才需要安装“健康码”,或把“安心出行”的纪录上载。那么,当有病疫暴发时,香港又如何做好病毒追踪及隔离呢?
在疫情缠扰已有1年10个月的情况下,港府依然不清楚“健康码”的用意,是透过这“手机应用程式”,可有效追纵病毒的传播轨迹。当有本地确诊个案时,我们可以追查此人的所有行踪,并真正的强制要求所有曾与他接触的人做隔离及检测。
港府至今仍认为不必强制全港市民使用“健康码”或“安心出行”。
港府没有强制要求市民出入所有商场、商厦、商店、办公室、街市或绝大部份娱乐场时需要“扫码”。即连市民进入食肆时,仍可以过“填纸”方式代替“扫码”。
此外,由于“安心出行”不会纪录及上载市民的行踪资料。一来市民可以完全不理会“安心出行”发出的警告。二来,市民更可以随时“解除安装”,所有行踪资料便会完全消失。
如果市民在香港境内也不是必强制使用“安心出行”,相关资料又不必上传至港府云端,我们又如何追踪到病毒轨迹呢?万一再度暴发疫情时,又如何有效控制好呢?就算患者坦白说出自己的行踪而没有遗漏,港府又如何真正实施“强制检查”?例如,患者曾到访某商场,但该商场根本不必顾客“扫码”便能进入,港府颁布的“强制检测”,不是跟市民开玩笑吗?
港府的防疫工作上一直做得未如理想。可是,早前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陈智思居然还在外媒面前公开说香港的防疫做好了仍未能通关,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举动实有颠倒是非之嫌。最低限度来说,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香港的权贵及上流社会对防疫上的认知不足,至今仍出现严重的误判。
为何香港权贵在疫情控制上的理解如此差劣呢?一来,他们自己在出入境时大都会有豁免权,根本不受影响。此外,一般工作阶层,无法因往返大陆而接受14天至21天的隔离。但权贵就算要接受隔离,至少不会影响生计。而且,他们出入上流社会,一定程度上已与香港社区隔绝。纵然香港有零星暴发,也不会对他们构成任何心理威胁。他们没有切肤之痛,又怎会理会防疫的细节?二来,某些香港权贵只看短期的经济效益,甚至乎认为西方的“共存”做法才对,并一直妄顾市民的福祉,才会如此轻视防疫。
笔者认为,现在连谭耀宗也不能随便上京,对香港的权贵及港府高层算是一种当头棒喝。如果港府在防疫上仍然没有改善。即连港府高层及全体上下,都不应该获准上京。我们要这班权贵同样受疫情所影响,才会使他们开始体会到小市民在这1年10个月中的苦况。
当然,最实际的做法自然是把负责处理疫情的官员、专家及医生等严惩;做到赏罚分明,香港才会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