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鱿鱼游戏》吗?-中国讯息网

中国需要《鱿鱼游戏》吗?

作者:陈婧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10-14 08:53:03

前两天登录淘宝购物时,网站向我推荐一套刻着圆形、三角形和雨伞图案的饼干。点进去一看,已经有上万人下单,热门评价第一条是:“和电视剧里一模一样,已经和朋友挑战一下午了!”

这里的电视剧是指当前红遍全球的韩剧《鱿鱼游戏》。这部由流媒体平台奈飞(Netflix)出资制作的剧集,已有超过1.11亿用户观看,成为该平台历来点播量最高的原创作品。

剧集讲述在现实世界中走投无路的边缘人,被神秘人聚集到一起玩各种韩国儿童游戏,例如拔河、椪糖、弹珠比赛等。赢家可继续冲击高达456亿韩元的总奖金,输家则要被当场枪毙。为了赢取巨额奖金改写人生,参赛者们暴露出人性中的残酷一面。

虽然奈飞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观众早就对上述剧情了如指掌。韩国外交部上周向中国反映,有60多个中国网站非法传播这部剧集。“鱿鱼游戏”话题在微博上累计阅读量近20亿次,剧中出现的糖饼、黑色面罩和绿色运动服等产品也在各大购物平台上热销。

《鱿鱼游戏》不仅在网民中掀起讨论热潮,也引发中国官媒关注。央视一周来两度报道这部剧集,从奈飞的商业运作,以及剧集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等角度剖析《鱿鱼游戏》。不过,网民毫不留情地吐槽:“请问央视小编是怎么看的这部电视剧?是翻墙还是看盗版?”

除了模仿剧中游戏,中国观众还研究起剧集制作模式,探讨“为什么中国做不出《鱿鱼游戏》”。当得知奈飞进入韩国市场三年,就斥资7700亿韩元投资80多部影视作品,并且几乎不干涉内容创作时,有网民感叹中国并不缺能成为“爆款”的题材和有才华的创作者,但当局的严苛审查和资本“流量至上”的信条,让许多好作品胎死腹中。

不过,也有一派声音认为,中国并不需要《鱿鱼游戏》,因为这类“大逃杀”题材不够积极向上,与国人价值观背道而驰。台湾女星大S(徐熙媛)的大陆富二代丈夫汪小菲,就是其中一员。

汪小菲上周深夜发微博,称看完《鱿鱼游戏》最后一集,发现操纵游戏、玩弄韩国人性命的幕后老板,说的都是英语。“而我们讲中文的,不想也不会活在这个游戏里,国强才能自强,未来的规矩我们自己定。我们最火的剧叫《长津湖》!”

尽管汪小菲过后删除贴文,这番发言仍获得不少网民认同,认为以朝鲜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志愿军与美军作战的《长津湖》,表现了中国人抵抗西方霸权的不屈精神和坚强意志,比《鱿鱼游戏》更“正能量”。

在中国国庆前夕上映的《长津湖》,10余天来票房已突破40亿,一举打破中国剧情片单日票房、战争片单日票房纪录、国庆档影片首映日场次等多项纪录,超越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4》,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六名。

宏大场面结合家国情怀,让《长津湖》在中国市场叫好又叫座。不过,这部在中共宣传部和广电总局直接支持和指导下创作的中共建党百年献礼片,在海外并未激起太大水花。除了因为电影还没在海外上映,也因为影片题材和官方支持背景,让CNN等多家美国媒体把它视为背负政治任务的宣传片。

事实上,中国影史票房榜上排在《长津湖》之前的影片,在海外都表现平平。以近57亿元高居票房榜首的《战狼2》,约98%票房都由中国市场贡献。

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电影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空间。若单考虑票房,中国的确不缺一部《鱿鱼游戏》。但从软实力层面看,《鱿鱼游戏》将韩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强大效应,则是致力于改善外宣、希望扭转“战狼”形象的中国迫切需要的。

平心而论,中国近年来也出现过质量上乘的影视作品,例如曾在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流媒体原创剧集奖的网剧《沉默的真相》。不过,这类作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有限,离”鱿鱼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成本制作成不了气候,高投入大片走不出国门,这是中国影视行业的尴尬处境,也是中国文化输出遭遇的瓶颈。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例如将审查枪口抬高一寸,对作品题材更不拘一格……不过,这和前一阵刮起的娱乐圈整肃之风,似乎不是同一个方向。

所幸,软实力之争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鱿鱼游戏”,总有机会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希望下一部《鱿鱼游戏》涌现时,中国和它的关系,不只停留在泛滥盗版和廉价周边上。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中国需要《鱿鱼游戏》吗?”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