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的考核就要有“基层味儿”-中国讯息网

对基层的考核就要有“基层味儿”

作者:李丁乔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8-21 13:14:28

 任何工作,都应该配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只有纳入考核评价,才能推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也能倒逼干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但在现实中,总有一些现有的考核机制让基层干部感到“头疼”并不断“吐槽”,不仅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在成效上也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 

  在谈基层考核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认清基层工作的现状。基层干部常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基层现状,一个乡镇对上几十个部门,人手紧张、任务繁重,再加上一些“属地化”的管理责任,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而专业化程度较低是基层工作最现实的问题。几十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除了乡镇要承担牵头的责任,各村(社区)还要承担抓落实的任务。其次,我们要认清基层工作的中心在哪里、重点是什么。基层就是党和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堡垒”,贯彻好执行好党和国家决策部署,与联系服务群众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群众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干部,找到的第一个干部也是基层干部,所以,造福民生、纾解民忧、凝聚民意才是基层各项工作的“重头戏”。 

  基于以上因素,对基层的考核就要有“基层味儿”。就以宣传工作为例,有的宣传部门喜欢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要求乡镇每年实现对外宣传多少次,除了次数,对宣传的媒体级别也纳入阶梯式的评分体系,平台级别越高、得分越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基层不仅缺乏媒体资源,而且缺乏专业的媒介素养和相关财力,每次有媒体来采访报道,还得需要宣传部门提供指导服务。还有的地方,把招商引资纳入乡镇考核,分数权重之高,重视力度之大,但乡镇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在项目协调和落地方面做好保障服务。种种现象,折射出基层考核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不管基层工作实际,任意摊派任务;不顾基层力量现状,动辄实行“属地化管理”。制定考核指标体系的权力在上级部门,考核的打分权也在上级部门,基层干部即便有再多的“苦水”也不敢随便倒。 

  为基层制定具有“基层味儿”的考核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契合基层特点、符合基层需要,又聚焦主责主业、厘清权利义务。基层不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要看到群众期待,持续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将考核指标的权重向服务群众方面倾斜,让基层干部腾出时间精力来为老百姓办更多好事实事。要聚焦基层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慎重推行“属地化管理”,特别是在有专业化要求的工作上,不能把上级部门的职责任务分解到基层。考核方式也要灵活多样,杜绝形式主义化的考核方式,多到受众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成效考核的唯一标准。多在实干上加强考核,少在创新上强定目标,基层工作没有那么多创新,抓好政策执行、服务好群众、管好干部队伍就是基层最大的政绩。 

  基层工作充满“土味儿”,对基层的考核也得有“基层味儿”,前提是要厘清基层和上级部门之间的权力与义务、认清基层工作的鲜明特点、找准群众的真正期盼,这样,才能让考核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对基层的考核就要有“基层味儿””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