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能否打造经济发展第二中心?-中国讯息网

香港能否打造经济发展第二中心?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7233446 发布时间:2021-08-17 16:59:52

深港封关已逾一年半,如果问深圳今年上半年最热门的景点是哪,往年进进出出口岸的香港人恐怕答不出来,这就是四月份开放的“湾区之光”摩天轮,以及六月份开通、对标纽约曼哈顿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的滨海廊桥。深圳对岸的灯火通明与香港这边的暗黑静寂形成鲜明对比。

行政上隶属宝安的这片热土,打桩机及脚手架耸立如钢铁森林。腾讯全球总部“互联网+”及大批科创巨头正在打造未来之城。宝安区在深圳特区成立之后多年一直是“二线关外”的穷乡僻壤,现在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刚刚出炉的“2021年期中考成绩单”显示,宝安区上半年GDP首次突破2000亿人民币大关。

深圳的城市中心从罗湖、福田不断移动,宝安区有实力问鼎中心位置,或成为深圳的另一个中心。香港应该从中得到深刻启示,城市规划一定要跳出“中环视角”。

中环一直被视为香港资本主义的心脏,其中心地位从来不受质疑,香港是否应有第二个城市中心,第二个经济增长极?

团结香港基金最近针对土地房屋政策发表研究报告,提出推动新界大规模城镇化,建立“文化及科技走廊”、“现代物流与商业圈”、“乐活与休憩空间”三大主题区域。

团结香港基金呈现的发展思维堪称大手笔,一改特区政府长期以来小修小补的做派。香港目前只有大约两成土地属于规划完善的城镇化地区,城市化程度远逊深圳的近五成和新加坡的逾七成。

港府确实亟需扬弃“小脚女人”走路的步伐,以宏观视野全盘规划,“明日大屿”与“宜居新界”双管齐下,同步建构,方可推动香港经济的再腾飞。

人人皆说“香港土地奇缺”,但占香港九成面积的新界,却有大量棕地、农地、绿地长期闲置“晒太阳”,这个悖论必须尽快破解。在大湾区建设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毗邻深圳的新界东西沿线,将直接受惠于日益紧密的湾区融合。皇岗福田与落马洲沿途的河套区,通过打造科创产业集群,完全有条件成为中环金融中心之外的另一经济中心。再者,邻近宝安区前海的洪水桥,已被定位为新界西北的区域经济及文娱枢纽,可乘势开发元朗东南,将新界西北打造成现代物流与商业的区域性中心。

大湾区的发展中心及增长极呈“遍地开花”之势,长三角亦如是。大约在30年前,老上海有句口头禅“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因为浦西高厦林立,车水马龙,浦东还是一片荒芜。但现在的长三角经济中心再次漂移,总面积略大于两个香港,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区,已被圈为新示范区。区内的五个镇,包括上海的金泽镇、朱家角镇,江苏的黎里镇,浙江的西塘镇、姚庄镇,将是长三角的新中心。

百舸争流,逐鹿争雄,以竞合为主旋律,大陆各地完美演绎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经济发展传奇。香港在自叹不如之余,应该励精图治,急起直追。正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47年才解决笼屋劏房问题?别逗了!习主席说“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香港应有的气魄和态度。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香港能否打造经济发展第二中心?”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