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赛场-中国讯息网

两个赛场

作者:杨浚鑫 阅读量:7015774 发布时间:2021-08-08 14:25:21

观看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各国体育代表团入场时,大多数运动健儿都高举着手机,想同支持者分享这得来不易的时刻,却也不经意地形成了镜头拍他们,他们也拍镜头的尴尬画面。

之后,体育场上方升起1824架无人机,先是组成东京奥运会会徽,再变成一颗悬挂在夜空中的地球。这场视觉盛宴在电视上播出后,不出几分钟也可在社交媒体上见到现场运动员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画面。

尽管版权规则限制了奥运健儿可在个人平台发布的内容,包括不得分享赛场或后台区域的画面,但在这场没有观众的奥运会上,运动员通过社交媒体,尤其是TikTok,让人们一窥选手村的生活,以及沾染奥运奖牌得主的喜悦。

例如,26岁英国泳将亚当·皮蒂(Adam Peaty)在夺得男子100米蛙泳比赛冠军后,就在TikTok晒出金牌,让评论区瞬间沸腾。也有运动员通过答问形式为网民释疑,如奥运村的床是否真的是纸皮做的。

这体现的不仅是体坛新生代对数码平台的娴熟驾驭,更是运动员试图提高自身商业价值的一种尝试。如今,奥运赞助不再限于电视广告,而是越来越多地流向社交媒体。即使奥运会场馆零观众,互联网这个赛场仍有数以亿计的观众紧盯着。

随着互动形式改变,奥运健儿若在竞技能力超群之外,也展现个性鲜明的形象,将收获更高的社会关注度,日后参与商业活动的机会和相关代言费用也会水涨船高。

但如同网红和艺人,运动员正迅速意识到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网民能把运动员视为成功的榜样,也同样能把他们当作批评和宣泄的靶子。为我国摘下史上首面奥运金牌的泳将约瑟林,此次未能游进半决赛,就遭酸民调侃,好在更多国人都第一时间声援他。

或许有些人会问,原本代表着坚毅和拼搏精神的运动员,怎么感觉越来越脆弱?从日本网球名将大坂直美,到美国体操女王西蒙妮(Simone Biles),新一代运动员频频敲响心理健康警钟。一些奥运健儿也表示,比赛期间停用社媒,以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任何顶尖运动员都明白“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的道理。他们时刻肩负着两个赛场的压力,一是脚下的赛场,一是公共舆论的赛场。虽说比赛时免不了会受伤,但哪有不允许人喊痛的道理?及时寻求援助、治疗伤处,才是运动员确保自己能长久留在赛场上的正确做法。

我们不能也没必要呵护顶尖运动员免受舆论伤害,毕竟他们也从社媒热度获得商业回报。况且,他们都是受过刻苦训练的成年人。新加坡公开水域泳将刘俐杉日前回应质疑者时就说:“让他们来亲亲我的屁股吧”,多年的努力让她有足够的底气说出这句话。

但与此同时,社媒倾向放大负面舆论,一些人也以匿名为掩护,肆无忌惮地对他人进行网络霸凌,使得当今奥运健儿的压力是过去的数倍。尽管他们可将恶意诽谤或中伤呈报给东京奥组委处理,但这只适用于较严重的情况。更多时候,毒言恶语游走在灰色地带。要营造更健康的舆论环境,需要的恰恰是更多运动员敢于发声,通过分享自身承受的心理压力,说明“运动员也是人”,唤回社会常识。

奥林匹克之精神,本就不在于运动本身,而在于展现友爱、宽容、团结等人性美好的一面。愿它继续展现全人类的真善美,驳斥假恶丑。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两个赛场”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