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8日起,上海地铁将同步在11条轨交线路上试行“分区调温”,即列车车头和车尾两节车厢的空调温度调为“弱冷”,中间其他车厢维持原状。而弱冷车厢的空调温度设置比普通车厢温度高2摄氏度左右,适合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体弱畏寒的乘客乘坐(2021年08月06 日澎湃新闻)。
对于地铁、高铁夏天车厢温度过低,人们早有反应。但是,铁路部门一直采取的是冷处理。不知是技术问题难以解决,还是认为是小事不必处理。总之,一直没有一个正面的回应。前一段时间,有女子发了一段视频:她坐火车觉得空调开得太冷了,起来在车厢里走一走。车厢里的硬座。看着好像都是空的没人坐,不料靠走廊一端的座位都“长腿”了!再仔细一看,原来因为空调太冷,人们都钻到座套里去取暖了……足见车厢冷到了什么程度。
反映地铁、高铁夏天车厢温度过低,决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是有的人群众真的消受不起。夏天坐地铁、高铁要带外套,这是一些人的经验之谈。外面烈日炎炎,一进车厢,不带外套的话就可能冻得瑟瑟发抖,或者出现“上车时好好的,下车时鼻涕流”的现象。一些老人、小孩和身体较差的人,更是对乘车心存惧怕。车厢空调的强劲动力,让人承受不了炎炎夏日的这份清凉。看看车厢里,任何时候,铁路工作人员一年四季都穿着厚厚的工装。他们是难得有乘客有这种体验的。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发展突飞猛进,高铁更是成为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与此相适应,铁路的服务也应与之相适应。车厢温度过低,虽然只是一个细节,同样反映了铁路的服务问题。这不仅会造成乘客因为身体不适而提出意见,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上海地铁试行“分区调温”,设置“弱冷车厢”,解决了乘客反映的“过冷”问题。虽然只是简单的车厢温度提高2摄氏度,却温暖了乘客的心。
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让车厢的温度更适合体温,或者因人而异分区调温,技术都应该不是难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引起重视,能不能着手解决。说到底,是一个服务理念和态度的问题。细节决定了成败,冷暖关乎民意。1度2度,更能见证铁路的服务,不能熟视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