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原定下月中在新加坡举行,但因为冠病疫情持续不明朗,连续两次展延后还是被迫取消。
冠病暴发前,瑞士阿尔卑斯山上的滑雪圣地达沃斯(Davos)每年1月底都会迎来全球政商名流与学术泰斗,在WEF上进行一年一度的脑力激荡和思想交锋,探讨及辩论牵动全球趋势的重大课题。
论坛举行期间,这个人口只有1万多人的小山镇须款待从世界各地涌进来的访客,变成3万人济济一堂。
疫情暴发后,鉴于欧洲当时疫情仍严峻,主办者去年12月初宣布将2021年WEF改到5月中在新加坡举行,原定探讨各国如何通力合作应对疫后世界的挑战。会议后来展延到8月中,但由于跨境旅行仍不安全、各国疫苗推广速度不一,加上变种病毒带来重大不确定性,主办方在5月份无奈宣布取消。若年会如期举行,这将是WEF历来第二次不在达沃斯举行。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2002年的年会首次移师美国纽约,以彰显各国团结的决心。
这项国际瞩目的大型会议,是如何诞生的呢?
WEF的起源是德国籍商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于1971年创办的欧洲管理论坛(European Management Forum)。
该论坛获欧洲联盟委员会赞助,邀请了450名欧洲商界领袖出席,探讨的议题是如何追上美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1973年初,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固定汇率货币体系崩溃。同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在犹太人最重大的节日赎罪日(Yom Kippur)突袭以色列,引发中东危机。
1974年1月的论坛因应当年时局,改为探讨全球经济和社会议题,也首次邀请政治人物参与。
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正式易名为世界经济论坛,并扩大论坛主旨,为各国政府提供对话平台。
WEF初涉国际外交事务一个重大里程碑是促成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Andreas Papandreou)和土耳其总理图尔古特·厄扎尔在1988年的年会上共同发表达沃斯宣言。
当时,两国因为土耳其在靠近希腊岛屿的水域进行海底探测研究而爆发冲突,陷入开战边缘。最终在施瓦布斡旋下,两国达成了不战协议。
厄扎尔过后指出,若不是他在1986年的年会曾与帕潘德里欧会面,让他相信后者是可信的对手,两国恐怕难免一战。
1989年的年会也促成了韩国和朝鲜分裂后的首次部长级会议。当时仍未统一的东西德总理莫德罗(Hans Modrow)和科尔(Helmut Kohl)也在年会上探讨统一的议题。
WEF创办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本身自1972年起在瑞士日内瓦大学执教,直至2003年退休。
拥有经济学和工程学博士学位的他在1971年联合著作的《机械工业的现代公司管理》一书中提出,现代企业管理要维持长期增长和兴旺,须超越股东权益,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这个综合多方利益的概念,成为了WEF多年来积极促进公私领域合作的理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