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周五宣布全面降准,无论是时间之快还是力度之大都“惊呆”了市场。在海外疫情再度扩散、欧美主要经济体复苏前景存疑背景下,中国央行是次政策调整反倒激发了市场的悲观预期,而其中释放的政策信号过多也令很多市场人士直呼“看不懂”。
尽管央行同时公布的6月金融数据全面好过预期,并强调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但有分析人士担忧,本周即将公布的其它宏观数据可能显示中国经济恢复并不是很乐观,甚或有较大风险事件隐忧,才是央行未雨绸缪施先手的主因。
卦哥家担心的是,从这一次政策操作的节奏、目的和时机,以及政策宣布的整个技术上的处理来看,市场对这次政策的猜测会很多,而且会向悲观的方向去转。
市场会猜测经济增长前景是否已超预期恶化,不然政策落地节奏怎会如此之快且坚决;如果不是经济前景转恶,则是否可能有较大的风险事件会“尾随”而至?此番政策用以提前储备流动性以稳定市场。
管清友在其微博中亦认为,全面降准说明对经济下行的担忧已经很严重;又暗示资产价格将会上涨--“覆水难收,用来形容货币宽松与资产价格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
继上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时降准后,央行上周五即宣布,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人民币。央行并强调,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今年以来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在“三条红线”和贷款集中度新规等“紧箍咒”下,从边缘到主流的房地产企业纷纷出现非标、债券违约;而深陷困境的中国华融重组进程仍未可知,债务“黑洞”深不见底。
同时,近日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文件(被称为“15号文”)在市场流传,业内预计,严监管下城投乃至区域性风险爆发的概率进一步提高。
政策信号多
国常会上周三时隔一年突提“适时降准”,以应对大宗商品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上周五央行在答记者问对此次降准的解读中亦明确,“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从此次政策操作节奏来看,一是国常会提及降准前,未有央行提前与市场进行沟通的迹象,如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依旧延续百亿规模(季末等特殊时点除外);二是从国常会的表述来看,其希望用银行的利润去补贴实体企业,但过去的实践经验证明,这种传导渠道并不是太畅通。
央行超预期全面降准与国常会提及的有针对性地下调存准率(针对中小企业)并不相符,并且向市场发出了负面的信号。坦白讲,卦哥家认为这次降准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市场的波动性很可能会增加。这一轮操作释放的信号较多,卦哥从今天走势上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政策效果。
降准后卦哥家财经马上就会关注本月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会不会调整,如果LPR下行央行自然乐见其成;但如果没有调整,卦哥就要提醒大家注意,通过释放长期资金实现融资成本降低的传导是否真的有效。大家关注卦哥家公众号,我会即使告知大家。
但是换个角度看,央妈可以说已经铺垫得够多了,比如它一直都在说看利率看利率。
政策转变“快一拍”
全面降准之所以此前未进入市场脑海,不仅在于央行是坚定的“鹰派”,也与美联储政策紧缩倾向日渐明显密切相关。但如果仔细观察美联储近期表态,可以发现其在“鹰”与“鸽”之间来回摇摆。
如最近公布的6月政策会议纪要确认了美联储最早在今年缩减资产购买,但又在随后提交国会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称,材料短缺和“招聘困难”正在阻碍美国经济从新冠大流行中复苏。
卦哥家财经从近期公布的欧美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长前景可能弱于预期;同时,海外疫情再度扩散,本月以来避险日圆走势强劲,美国国债自6月下旬以来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显示市场避险情绪浓厚。
这一轮疫情过后,各国政策理念在大方向上有所趋同,即财政政策走在前面,货币政策作为辅助;但如果下半年全球经济出现较快或边际上的恶化,中国此次政策的先行性就会较强,央行政策转变又快了一拍。
基本上卦哥可以预计央行此次降准意味着6月宏观数据可能出现更加明显的放缓,高频数据显示汽车和房地产销售的数据6月确实已经进一步放缓,今年以来频繁推出的行业整顿政策可能也影响了经济的复苏。
本周稍晚将公布6月贸易、二季度GDP及6月工业、投资和消费等宏观经济数据。卦哥家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6月进出口同比增速料均放缓,低基数效应渐消退。
不平衡的经济复苏也为其他刚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国家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担忧的图景,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可能将慢于前疫情时期,而这一新常态可能持续的时间将比预期长得多。
卦哥家研判:中国本月下半月的数据和经济走势,将直接决定全球国家的经济走势和政策新规。
作为投资的作者,卦哥也希望降息降准,因为这样利好资本市场。但是降准是可以,降息是会直接影响基层百姓的,增加他们的生存负担。降准已经看到利好,今天市场普遍呼吁要降息,这是很可怕的,资本家只想自己赚钱却不考虑最基层的老百姓生活问题。
去年压力那么大央行都不跟国际走势降息,就是保证基层群众的生活生产不受影响,今年这个时候,更不建议央行降息!降息后直接压力最大的是拿低保的人,还有普通的一线工人,这些不懂投资的人。因为懂投资的人,在降息时候都可以大赚一笔,生活压力不仅可以减小还可以赚钱,国内贫富差距会越老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