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虚假的情感挽回服务屡屡伤害失恋男女-中国讯息网

莫让虚假的情感挽回服务屡屡伤害失恋男女

作者:严奇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7-07 16:38:01

 近期,一犯罪团伙打着专业情感咨询机构的旗号,利用话术诱骗受害者购买“情感挽回服务”,以此骗取被害人大量钱财。上海警方经过侦查,侦破该起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缴获作案手机180余部,初步查实涉及全国各地的案件500余起,涉案金额700余万元。(澎湃新闻网7月6日) 

  据报道,在这起案件中,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为29.4岁,最小被害人年仅17岁,被骗金额最多为12万元。犯罪团伙假借与前男友(前女友)搭线沟通的名义,吸引受害人付费。在受害人付费后,则借口推脱。实际上,犯罪团伙根本没有与前男友(前女友)联系过。所谓“情感挽回”属于彻头彻尾的骗局。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网上不少“情感咨询师”根本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资格。他们与电话销售一般,依照固定的模板化的聊天方式对答,吸引消费者付费,然后再采取:断联、教你聊天、给消费者发送所谓“男女相处之道”的学习资料自学。综合几起案例看,“情感挽回服务”的欺骗手段十分多样,且犯罪成本实在低廉。 

  在分分合合的现代男女感情生活中,总有离开的一方与后悔的一方。与《分手快乐》歌词相反,大多数恋人分手并不快乐。在一对多,非接触的社交网络中,一些不法分子发现,渲染失恋焦虑能吸引人们付费,并以此打开“商机”。一部分青年男女因失恋后彷徨心态的影响下,不自觉地掉进犯罪分子挖好的坑里面,其现实危害不容忽视。 

  平均每一起案件涉及1.4万余元,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可不是一个数目。因相信犯罪团伙而不断付费,最后“人财两空”,无疑会给受害人造成不小的二次伤害。且无数的诈骗案例证明,永远也不能低估犯罪分子追逐利益的无耻无畏。倘若没有被及时查处,他们根本不会“见好就收”,反而会变本加厉持续更新犯罪手段,以求榨干受害人。若有机会,甚至会从“骗财”转向“骗色”,叠加伤害。 

  “情感挽回服务”由网而生,当从网来治。面对此类诈骗活动,必须加强全方面监督和引导。要求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电商网站等网络平台落实保护用户的法律责任,针对社交网络环境,设计预防情感诈骗的防范制度,通过技术侦测与用户举报等方式,打击不法行为,引导网民远离骗局。 

  当代年轻人对情感的眷恋纤细又敏感。莫让年轻人的感情生活沦为不法分子操弄的对象。从严管理,从严打击,有利于维护网络空间的和谐秩序。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莫让虚假的情感挽回服务屡屡伤害失恋男女”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