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一早,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道袁家社区,前来办事、咨询的居民络绎不绝。疫苗接种、供水改造、新生儿医保……社区党委书记孙建云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忙个不停。他说:“虽然忙,但相比前些年,忙得不一样了。能为居民多办点事,值!”他说,如今为基层减负取得了实际效果,“会议记录薄了”而“民情日志厚了”。(7月4日《人民日报》)
虽然都是“忙碌”,但在孙建云看来,“如今的忙”和“昔日的忙”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孙建云掏出一本社区2021年的“365民情日志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天服务居民的工作情况。“这些年,会议记录薄了,民情日志厚了。”不只是会议,孙建云还明显感受到,有关部门检查考核的频次少了、要求填报的报表也少了。变化从哪来?据了解,武汉市纪委监委直面作风顽疾,敢于动真碰硬,连续3年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专项监督,取得明显成效。最明显变化有两个方面,一是“会议记录薄了”,一是“民情日志厚了”。
“会议记录薄了”和“民情日志厚了”,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相互契合的,相互左右的结果。“会议记录薄了”,也就意味着让基层压力山大的文山会海少了,而“民情日志厚了”则说明大家都在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把更多时间用在了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上。
以往的时候,很多基层干部也想深入基层,也想沾点泥土,可是缺少的是时间。倒不是说“上班的时间少”,而是说“上班的时间”都用在了应付文山会海上。用会议落实会议,用讲话落实精神,一遇到需要落实上级精神,就知道开会,而且是反复开会,层层开会,今天你组织开会,明天他组织开会,后天还有人要求你去参加会议。以至于基层干部的“忙碌身影”多是在“会场之上”。基层干部无奈地说:不是在开会的路上,就是在开会的会场上。不仅使会议加剧了负担,而且很多会议都要求必须“认真记录”,几个会议就能记录一大本子,一年下来,不少干部的会议记录本能有100多本。
更让基层干部尴尬的是,“会议记录本”还是考核的一项内容,对基层干部的考核还要查看会议记录全不全,会议记录认真不认真。着实成为困扰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
为民办实事,需要沾些泥土,带些露珠,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会议上。要腾出更多时间到基层去转转,到街头去看看,到巷子去溜溜,多和老百姓交流谈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为群众提供更多贴心服务。“到基层为民办事”才是最好的落实上级精神。
让会议记录“薄些”让民情日记“厚些”,告别形式主义,需要多些“会议记录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