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已经过去,虽然全球拥抱COVID疫后经济复苏,但是各国政府、华尔街的投资界、以及经济学家们却“超前担忧”,国际财经媒体的头条充满了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与此同时,许多著名的投资大师和中国股票大V大喊六月大崩盘,科技股大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以及散户投资者蜂拥而至的GameStop等迷因股小鬼乱窜的现象,使得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复苏没有欢乐的气氛,反而迎来更多的担忧。
不过卦哥家财经告诉你:充满国际财经媒体的那些末世预言,中国股市名嘴的“超前担忧”,现在看都错了。标普500指数与年初相较上涨14.23%,与去年此时相较大涨40.53%;NASDAQ指数也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本周一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与年初相较上涨12.51%,与去年同时相比大涨46.85%;中国A股也稳定3600点,宁德时代更是不断突破高位。
过去两个月成为热搜的大宗物资原材料价格上涨似乎只是短期投机。除了原油价格因经济复苏的实质需求不断上涨外,大部分被锁定的大宗材料价格,都在6月大幅回跌10~20%,中国的煤炭期货更是持续大跌。
2021年中国和全球最大的特征,就是从去年金融资产股市价格的上涨,扩散到大宗物资、海运运价等实体领域。不过卦哥家财经发现,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的威胁并不如想像中严重,央行仍然维持既定的货币操作,继续推进每天100亿的逆回购。近期跟随卦哥的投资者均获利颇丰,市场永远不差机会。美联储未来也依旧是大水漫灌,流动性要到一年后才会见顶,美元利率回升则要再等两年。一切都还早!
事实上,真正威胁实体经济的隐忧是世界各国隐隐作响的房地产泡沫。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最终引发金融海啸,导致1933年以来最大的经济衰退,拖累了欧洲和亚洲,至今仍未能从金融海啸中走出来。
现在欧美央行维持零利率,拼命放水创造超额流动,过剩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吹出的泡沫可能比海啸大。房地产泡沫关系到银行系统的安全,进一步扩大已经达到极端贫富差距,会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原本房价早已高涨破表的中国内地、韩国与中国台湾经验最丰富,政府与央行从去年就频出重手打压房地产上涨预期,而且反应缓慢的欧美房地产市场今年也出现了蠢蠢欲动的涨势,首都房价屡创新高,土地标售市场火爆,新屋一上市就卖完,甚至不用现场看房(中古屋)就出手用现金买房的热潮,从北欧的瑞典一直到南太平洋的纽西兰,可谓是风风火火。
全美房地产价格指数从去年5月至今的“月增率”一直都在1%以上,是过去20年从未出现过的景象,即使是在美国海啸前的那一波房地产狂热期,这个指标的月增率也从未超过0.5%;另外,房地产泡沫指标,从纽西兰、加拿大、瑞典、英国、丹麦、比利时、奥地利、法国、以及美国都在红灯警示区内。
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殷监不远,各国政府和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价格变动的警戒心非常强,美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有警告,但与2007年前相比,银行现在守着房地产贷款的门槛。美国房贷信用指数在2006年房价高峰时一度达到870点,而卦哥家发现目前则仅有125点,同时,整体金融机构房贷余额相较于资产总值,也远低于海啸时期。
如同台湾金融主管机关不断限缩银行贷放成数,全球各国政府也正在紧盯蠢蠢欲动的房地产涨势,房地产不仅是家庭资产负债表中比重最高的资产,过度贷款也是金融体系崩溃、社会动荡的最大威胁。与一年后才到顶的量化宽松操作相比,可以直接影响到制造业大宗商品价格的,房地产泡沫的威胁更加直接、全面。
所以卦哥家财经教大家,可以根据房地产走势判断大宗商品价格是否上涨,来判断是否还要布局投资有色贵金属资源板块。如果大宗商品价格和海运继续上涨,对金融板块的个股影响将持续,就不要继续追了,可以去追海运和大宗商品板块。
展望下半年,美国的物价指数涨幅将会逐渐朝2%下降,拜登的基础建设计划不论金额大小,也将获得国会通过,通过后也会带动A股光伏和新能源板块。美国联准会资金宽松的幅度不会有所改变,最值得关注的变数,就是房地产市场上涨的力量,与政府政策调控压制房价的角力,毕竟,房产泡沫才是经济稳定与社会安危的真正威胁。